屈臣氏要開50家美妝概念店,它和盒馬誰更勝一籌?

屈臣氏曾和歐萊雅合作,在今年初推出了美妝概念店,命名為colorlab by Watsons。

自第一家美妝概念店開業以來,彩妝產品的年度銷售總額已提升了74%,因此,嚐到甜頭的屈臣氏便提出今年內在國內將繼續增設50家同類型店鋪。

◆◆◆◆◆

美妝概念店只是噱頭嗎

相信很多人都會發現,現在的品牌都愛把新開的門店取名為“概念店”,但也就是運用了最簡單的營銷手段:門店裝修升級。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來看,所謂的“概念店”也僅僅只是商家的一個營銷推廣手段而已。那麼,屈臣氏新開的這家美妝概念店,也僅僅只是噱頭而已嗎?

屈臣氏要開50家美妝概念店,它和盒馬誰更勝一籌?

和屈臣氏門店原本白綠相間搭配不一樣的是,colorlab門店裝修採用了黑色系,更能體現出化妝品的高級感。縱觀大部分彩妝門店,如妍麗、絲芙蘭等店,都是採用了黑色裝修。

彩妝市場的發展勢頭雖然還不錯,但是多數消費者都更傾向於線上購物。迫於電商的壓力,colorlab便把門店的定位側重於彩妝體驗上。

colorlab進門處就是彩妝互動體驗區,店內多個區域都設置了LED顯示屏。店內的彩妝師會向顧客提供專業的化妝意見及技巧,顧客也可以在店內自由配搭不同產品,體驗不同妝效。

另外,colorlab還販賣了一些原本屈臣氏沒有的品牌,比如韓妝the SAEM、I'M MEME等。

屈臣氏要開50家美妝概念店,它和盒馬誰更勝一籌?

也就是說,colorlab主打的就是一個“美妝體驗”的概念,進一步強調了美妝線下的消費場景。令人遺憾的是,屈臣氏第八代門店引入了AR虛擬試裝、智能皮膚測試等科技設備,colorlab卻沒有。

不過,從業績上來看,屈臣氏也確實從colorlab上面嚐到了不少甜頭。自該店開業以來,屈臣氏彩妝產品的年度銷售總額已提升了74%,這也就是為什麼屈臣氏會放出未來將再開50家店的原因。

◆◆◆◆◆

屈臣氏與盒馬誰更勝一籌

現在是個人人都擁抱新零售的時代,屈臣氏也不例外。雖然乍一看屈臣氏的品牌定位和盒馬鮮生根本沒有關係,但其實它們都有兩個共同點:做自有品牌和加碼電商平臺。

盒馬鮮生一直有個願想,那便是想要在未來三年內,實行店內50%的商品都來自盒馬自有品牌。

屈臣氏要開50家美妝概念店,它和盒馬誰更勝一籌?

屈臣氏一直都有它的自有品牌,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現在門店有售賣的商品也有20%來自屈臣氏的自有品牌Collagen。

自有品牌明顯是一個行業趨勢,小米、網易、淘寶等都在做同樣的事。就像屈臣氏和盒馬一樣,它們原本只是一個售賣商品的渠道,但現在卻在不停把渠道進行品牌化。

從這方面來看,屈臣氏因為深耕自有品牌多年,所以無論是在品牌知名度還是產品供應上,都要比盒馬更勝一籌。

再來說說兩個品牌的電商平臺。

在盒馬鮮生的賣場裡,顧客幾乎都是通過APP掃碼下單,即使沒有去賣場,依託阿里系收集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盒馬鮮生也能夠準確識別區域內消費者的需求,並通過盒馬鮮生的APP實現精準推送。

屈臣氏則是發力自家官方APP“萵筍”,希望通過APP定位服務為屈臣氏門店反向引流。消費者可以通過查找附近的門店,在APP線上下單併到指定門店自提取貨,或者選擇就近門店發貨,享受2小時內送貨到家。

屈臣氏要開50家美妝概念店,它和盒馬誰更勝一籌?

盒馬因為背靠阿里,所以在電商平臺這一方面,很明顯要做得比屈臣氏到位一些。

對於注重技術運用和消費體驗的新零售來說,始終以服務消費者為中心,不斷強化數據等資源的創新整合運用,保持對人們消費需求的敏銳洞察力,是不變的發展前提。

屈臣氏和盒馬鮮生都在對方擅長的領域慢慢探索著,在全渠道融合這條路上,不管是盒馬還是屈臣氏,還需繼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