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系形成较早期,地球屡遭强烈撞击,为何从恐龙时代大规模撞击似乎减少了呢?有何依据?

来看世界呀


一开始太阳系是一片分子云,收缩的地方形成了太阳,周围环绕的分子也逐渐聚集形成了类似小行星带一样的天体。大一些的天体逐渐撞击吸收或者抛出它轨道上的其他天体,最终变成了我们太阳系现在这样。可以说,地球也是经历过无数次撞击才形成的。



即使是今天,在太阳系靠外一些的地方,比如冥王星轨道上还有很多和冥王星大小差不多的天体。冥王星也是因为没扫清轨道上其他天体,自己不够成为行星的资格。

现在地球轨道附近,或者可以说几乎和地球在一个轨道上的小行星还有很多。目前估计有20000颗左右近地小行星,其中可能有2000颗直径超过一公里的近地小行星。目前可以估算出在未来一百年以内,地球只有九百万分之一的几率被撞。


并不是从恐龙时代开始大规模撞击就减少了,最近千万年其实都差不多。比如阿波菲斯小行星,直径大概三百米左右吧,将在2029年接近一次地球,可能会横插到地球和月球中间飞过去。

不过不用担心,应该撞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