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人,章丘历史沿革你知道吗?

根据《章丘乡土志》记载:(章丘县)自秦汉分郡国,章邑为阳邱,为菅,为东朝阳,为猇,为顿邱,为高唐,为亭山,为临济,地亦数更矣。虽然广袤省割不一,而天官地理如故。

章丘人,章丘历史沿革你知道吗?

据章丘乡土治记载:宁戚城在县治东北25里。周朝时,章丘东部属齐国,西部属谭国,前684年齐桓公灭谭国。齐国在章丘设有四邑。其中宁邑,齐国大田(主管农业)宁戚的采邑,今刁镇请十户一带。

猇城俗称古城,猇节侯启,赵敬肃王子。孝武征和元年封,13年薨。可知猇县为汉朝候国。

菅城。在今邹平菅家村。

章丘人,章丘历史沿革你知道吗?

临济城。在县治西北60里临济镇。【注释】:开皇6年置朝阳(原朝阳在今邹平县魏桥镇甜水村西)16年改曰临济。此为临济首次出现。唐朝乾元元年改济南郡为齐州,辖章丘,临济,亭山三县。武德元年,又新建邹州。州驻临济城,今黄河乡临济村,临济县与邹州同驻一城。

章丘人,章丘历史沿革你知道吗?

东朝阳城【注释】西汉时,刘邦恢复分封制,分封功臣为诸侯王。济南郡(驻平陵),辖土鼓县,东平陵县朝阳县(今邹平的魏桥码头及章丘一部分)阳邱县,著县,台县,菅县(今邹平魏桥南菅家村临河村周围)。到东汉,因为朝阳县与南阳郡的朝阳县重名,改称东朝阳县,其城在魏桥西甜水西魏王城遗址。

东平陵城原名平陵,春秋时属于谭国,齐桓公二年(前684年),齐师灭谭,为平陵邑。

章丘人,章丘历史沿革你知道吗?

谭城。商朝武丁灭赢姓谭国,子姓谭国仍以旧城为都城。

高唐城。《山东通志》记载:汉宣帝封广陵历王子刘圣为朝阳侯。朝阳在魏桥一带。刘宋并朝阳,广宗入高唐,迁到回军镇。

延安镇。在今齐东县码头镇延安村。

顿丘城。在今历城县孙村镇。

章丘人,章丘历史沿革你知道吗?

一、章丘县开皇(隋文帝年号)16年置《随书地理志》记载“齐郡统十县,第6曰章丘。(旧曰高唐,开皇16年改焉。又置菅城县,大业初废入焉。又置东魏郡,后齐废。有东陵山,长白山,龙盘山。)章丘一词的由来。

二、未置本境以前(开皇16年)

三、虞夏殷皆为青州之域,虞夏隶属季荝氏(今淄博临淄一带)殷商隶属逢伯陵(商朝封部落,为伯爵位,在今临淄一带。后隶属薄姑氏。

四、周朝仍青州。成王灭薄姑氏,封师尚父属齐国。春秋时仍属齐邑,名赖。(赖,即赖邑。《左转》:“胡姬以安孺子如赖”。在今天的宁家埠白云湖一带。战国隶属田齐。

五、秦朝属于齐郡。

章丘人,章丘历史沿革你知道吗?

六、汉朝属于青州部济南郡,汉文帝四年封齐悼惠王子安为阳邱侯。汉景帝四年,嗣候偃坐出界,国除。改为阳邱县。又分置朝阳县【朝阳县治在邹平县魏桥西天水村附近,当时魏桥,码头一带都属朝阳县】,菅县,猇县,并属济南郡东汉省阳邱县,猇县入东朝阳,即前汉之朝阳县,属济南郡。

七、晋朝曰东朝阳【魏桥西天水村西】,乐安国。省菅县。(永嘉末,济南郡治所历城。

八、宋属青州济南郡曰:朝阳。

九、北魏属济南郡曰朝阳【在邹平魏桥西天水村西】。(鲜卑族拓跋珪于公元386年称帝,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朝阳县治迁到延安镇。

十、北齐属齐州:曰高唐(天宝7年,县治由黄巾固迁到女郎山前。----------即置本境以后。

章丘人,章丘历史沿革你知道吗?

1、开皇16年,改高唐县曰章丘,属青州部齐郡。

2、唐朝属于河南道齐州济南郡。

3、五代仍唐旧。

4、宋朝属京东东路济南府。

5、金朝属山东东路济南府(金代,章丘县辖区普集,临济,明水,延安四镇)(延安现在属邹平)

章丘人,章丘历史沿革你知道吗?

6、元朝属于山东东路西道济南府总管府。

7、明朝属于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

8、郭超(清朝)属于济南府。(雍正3年1725年,为了避讳孔圣人名,丘的名讳,特颁布上谕:改丘为--邱。建国后恢复为章丘县。

章丘作为县名始于隋朝开皇16年(公元596年)。因为与博州(今聊城市)高唐县重名,隋开皇16年取县北章丘山为名,改高唐县为章丘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