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禁補令」下 中小培訓機構謀劃轉型

最严“禁补令”下 中小培训机构谋划转型

楚源教育聘請的已退休高級教師周老師輔導學生作業。

最严“禁补令”下 中小培训机构谋划转型
最严“禁补令”下 中小培训机构谋划转型

託管學生用來休息的床鋪乾淨整潔。

紅網時刻記者 張金東 長沙報道

“越來越不好做了”。

這是很多中小學教育培訓機構從業者共同的感受。

今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對校外培訓進一步規範,相比以往,門檻更高,要求更嚴。因此被業內看做是史上最嚴“禁補令”。

當下,新學期已經開始。“禁補令”下,家長們的反應如何?這些校外培訓機構還像以前火爆嗎?

“有五年級數學課外鞏固班嗎?”

“不好意思,我們不搞學科課程培訓,放學後孩子們可以來做作業,臨時託管。”

在長沙市嶽麓區望月湖小區九片區9棟,一家名為楚源教育的機構,一位楊姓家長帶著剛放學的兒子,諮詢課外培訓情況。

楊女士說,兒子馬上將迎來小升初,數學成績不是很理想,她想通過課外培訓再提升一下,可令他失望的是,連續問了幾家都碰了壁。

實際上,像楊女士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想著在新學期給孩子重新報個輔導班,提升一下成績。

但在最嚴“禁補令”下,家長的迫切需求和培訓機構的“迷茫”形成了鮮明對比。

楚源教育機構負責人說,現在國家對課外培訓的管理越來越規範,加上整個培訓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市場越來越不好做,雖然楚源教育具備相關資質,但也從這個學期開始準備轉型。

記者看到,在楚源教育辦公室,懸掛著有關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之前用於上課的教室被改成了自習室,還規劃出學生臨時休息室等。

楚源教育負責人表示,瞄準“四點半難題”,今後將提供學生課外作業輔導、臨時託管服務。此外,原有教師隊伍也將集體轉型,今後主要從事託管、作業輔導、教育諮詢等服務。

就是說,下午學生放學後,學生可以到自習室做作業,如果有疑難問題,當場找機構的老師請教,對於學生的課程,老師並不做過多幹涉。

為了加快轉型,保證服務質量,楚源教育還加強了師資力量建設,其中不乏具備中高級職稱的老師。其中周老師是一名退休的英語中學高級教師,曾在益陽某公辦學校執教多年。為了證實自己的身份,她拿出了自己的教師資格證。

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些家長的煩惱。在望月湖小區內及附近分佈著三家中小學,學生達數千人,下午放學後,很大一部分學生面臨著放學後的監管“空白”。

在國家政策和市場競爭雙重壓力下,也有機構醞釀著退出。

在另一家掛著“奧賽”字樣的培訓機構,門外已經掛出了“轉讓”字樣。機構負責人直言“做不下去了”。

業內人士分析,國家政策的出臺,行業面臨洗牌,今後對整個教育培訓市場的管理也會越來越嚴格,這從長遠看必將有利於整個培訓行業的規範發展。而從短期看,一些規模小、沒有特色的培訓機構,將面臨挑戰。所以,瞄準學生及家長需求,及時轉型升級、甚至勇敢退出非常有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