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狂魔”是如何练成的----曾国藩鲜为人知的轶事

说曾国藩是对联狂魔,其实不太准确,我觉得“挽联狂魔”才更适合他。他一生写了不少对联,据说其中有一百多副是挽联,单《曾国藩全集》里正式收录的就有近80副,这数量多的可真不是一般的吓人,一般人写不了这么多,毕竟谁没事一天研究给死人写对联呢?

“对联狂魔”是如何练成的----曾国藩鲜为人知的轶事


但曾国藩就是不一样,他就好写这种对联,也很得意自个儿那些挽联作品,说他能传世的文字不多,那些挽联算一份。

“对联狂魔”是如何练成的----曾国藩鲜为人知的轶事


也不知道曾国藩为什么就那么走火入魔似的喜欢写挽联,反正他是逮着机会就写,不论逝者身份地位,不论同僚亲戚朋友还是三教九流,什么人他都给写,还经常代别人写。当时就人尽皆知,说:江忠源包送灵柩,曾国藩包作挽联。(ps:题外话,这个江忠源也不简单,特讲义气,有一回他跑到北京求学考功名,去了几年,很不幸,跟他一起求学的三位同年先后去世了,什么原因咱不知道,最后呢,江忠源事无巨细的替他们安排了后事,还亲自安排人把三个同学的灵柩护送回他们的家乡,所以说他包送灵柩,就这么仁义,正儿八百的义薄云天!)

后来,曾国藩发现,这死人的速度赶不上他写对联的速度啊(ps:我滴天,变态呀,哪有这样想滴),于是他就冒出个更疯狂更入魔的想法,给还活着的人写挽联(对联届称这种情况叫生挽),古人对这个是一直是特别忌讳的。所以,这样的对联不能明写着,曾国藩就偷偷的写,给他认识的还没去世的人写。写的时候也是做贼一样,胆战心惊,生怕被人发现。可是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有一年过年,他一好朋友汤鹏(就是那个和龚自珍、魏源齐名的汤鹏)上他们家给他拜年,恰巧去到他书房了。两厢坐定一番寒暄过后,汤鹏就发现曾国藩书桌那砚台下压着不少稿纸,汤鹏就问了:“曾兄最近又写了些什么大作啊,来我欣赏一下”。曾国藩当时就慌了,赶紧伸手盖住:“没没没,没写什么。”因为俩人很熟嘛,汤鹏可不管,上来就一把抢过去了,这一看可了不得了,那沓稿纸里都是对联,其中居然还有一副写给汤鹏的挽联。汤鹏当时就大发雷霆,尽管曾国藩百般解释赔不是,但汤鹏仍然怒气难消拂袖而去,从此跟曾国藩绝交了。

据说当时汤鹏看到的生挽他的那副对联是:

著书贯诸子百家,其学亦博矣;

得谤遍九州四海,而名即随之。

后来,汤鹏跟人打赌嗑药,一口气吃了二两大黄,死在曾国藩前头了,曾国藩就把那副挽联改了下,变成:

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

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曾国藩挽联狂魔的名号估计就是因为生挽之事来的。其实他的其他对联作品并不狂,还是很可品味学习的,兹录几副以供诸君品鉴:

题四川省新都桂湖枕霞榭:

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

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题江西省吴城望湖:

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

一樽浊酒,重来此处看湖山。

题湖南省衡阳莲湖书院:

莲香入座清,笔底当描成这般花样;

湖水连天静,眼前可悟到斯道源头。

题鄱阳湖石钟山:

长笛不吹江月落;

高楼遥吸海云来。

题江西省奉新九天阁:

百战山河,剩此楼头烟树;

九天珠玉,吹成水面文章。

“对联狂魔”是如何练成的----曾国藩鲜为人知的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