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勤,家里的老屋子,记忆中的毛馍馍

中午吃过饭,一家人坐着闲聊,妻子拿起一块馍馍惋惜地说:“哎呀,怎么有毛点点了!”一旁的孩子着急地说:“妈妈,千万不能吃,我们自然老师可说了,这是有毒的。”妻子看了孩子一眼,笑着问我:“还记得小时候吃毛馍的事吗?”

在民勤,家里的老屋子,记忆中的毛馍馍


小时候,大家都穷,我们家好像分外的穷。和两个叔叔分家以后,爸爸想尽一切办法买到了闲置的一个庄院,那个院子原来是生产队用来办公和储存物资的,现在包产到户了,大家把能分的都分了,院子里只有光秃秃的墙。爸爸买了一些歪歪扭扭的椽子,直接放在这些墙上,盖好了其中的两间屋子,一间当厨房,一间当卧室。弟弟禁不住爸妈的威逼利诱,很快跟着他们搬进了新家,从小和爷爷奶奶睡大的我是打定主意坚决不去,虽然有时候弟弟对我说,昨天晚上妈妈又给他奖励了一块饼干,但我还是和爷爷奶奶睡到了我小学毕业。我的孩子常常对我给他讲的这些往事不能接受,可是那个时候的孩子有几个有自己独立的卧室,他们这个时代的孩子又有几个明白我们一直睡在爷爷奶奶身边的幸福?

在民勤,家里的老屋子,记忆中的毛馍馍


到了夏天,大人们忙,有时候好几顿吃不上饭,大人小孩就以馍馍为主食。天气热,馍馍容易生毛,妈妈把蒸好的馍馍从中间一撕两半,搁在太阳底下晒,为了防止苍蝇蚊虫,还要在上面盖一层白布。过几天,馍馍干了不易生毛,而且还有了浓浓的太阳味,就要收进屋子了。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屋子里吊着个放馍馍的简易架子。我们家放馍馍的架子,是我和爸爸用木条拼接的,就吊在屋子的正中央。放学回家,我和弟弟的肚子早就饿了,爸妈还在地上干活,填肚子的就靠吊在架子上的馍馍。够不着架子上的馍馍,我拿着一个棍子负责往下捅,弟弟负责在下面接,他十次有八次接不着,晾干的馍馍容易摔碎,吃馍前我俩为工作失误打架就是家常便饭。

在民勤,家里的老屋子,记忆中的毛馍馍


虽然已经晾晒过了,可是馍馍还是容易生毛。我和弟弟每人拿一块长了一层若有若无的“毛馍”,一边做作业一边吃的满嘴冒烟,有时候一抬头看见对方吃得黑鼻子黑脸,吃出了小胡子,笑的在炕上打滚,早把打架时多挨的几拳头忘在了脑后。要是先切几个生辣椒,撒盐倒醋,用开水把馍馍一泡,一嘴馍,一口辣椒,那就是无上的美味了。弟弟年纪小,又不擅长干家务,所以如果涉及到需要切辣椒当菜,他对我绝对是言听计从,打架吃了亏也不告状。等到西瓜熟了,我们基本不吃饭,肚子饿了,拿个西瓜,泡上馍馍,吃的一头一脸。

在民勤,家里的老屋子,记忆中的毛馍馍


从初中到高中,我很害怕同学去我们家,不是我虚荣,而是真的没地方睡觉。到后来,家里的境况慢慢好了,爸妈先后两次翻修了房子,记得爸妈一次性盖了八间砖房的那一年,窗户还没来的及安装玻璃,我就先一个人搬进去住了,而且虽然当时是秋天,我却迫不及待的移了两颗枣树到院子里。再后来,爸爸给院子里铺上了水泥砖,移栽了葡萄架,小小的院子称不上气派却也养眼,但是最早的两间旧屋子却一直未能拆除,在院子里就像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这两间屋子就像我心头的一根刺,有儿时难忘的记忆,却有一丝酸楚。我总想把他们拆了,但是随着我和弟弟在城里买了楼,爸妈好像没有了一丝这样的念头,前几年刚做通了他们的工作,爷爷去世了,只好作罢。今年过年,我刚准备和爸爸说道说道,却又通知要土地扭转,要集中在一起住楼,再加上爸妈年纪大了,也得随我们进城了,这件事好像只能留在我的心中了!

在民勤,家里的老屋子,记忆中的毛馍馍


那天在乡下的院子里,我和孩子玩耍的时候,跳起来在老屋子的椽头狠狠的拍了一巴掌,妈妈笑着说:“四十了还像个玩娃娃!”我对妈妈说:“当年,我们家的这房子真的是又矮又破,但是我要好好经营着,将来我老了,就回来养老!”突然觉得自己想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