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工商、法院共建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機制

9月4日上午,廣東自貿區橫琴片區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機制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在橫琴新區創意谷舉行。在廣東省工商局商標管理處林方處長、區管委會羅增慶副主任等領導的見證下,橫琴工商局局長吳創偉、橫琴法院院長蔡美鴻簽署了《關於共建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機制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

橫琴工商、法院共建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機制


根據備忘錄,雙方重點在5個方面加強戰略合作:

一是完善知識產權行政和司法保護銜接機制。將權威全面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快捷高效的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有效銜接,暢通知識產權案件銜接渠道,形成聯合保護知識產權協調機制,提高知識產權保護的整體效能;

二是構建知識產權行政和司法保護相互支撐的辦案機制,形成知識產權案件司法審判與行政處罰並行的知識產權保護新模式。建立行政調查協作機制,針對知識產權案件侵權的特徵,梳理案件審判中查明事實和行政處罰案件調查取證各自所需的證據清單,形成共認的證據採集標準,對相關證據進行固定、保存。建立司法審查協助機制,完善執法辦案程序,形成共認的執法辦案程序標準;

三是構建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機制。工商局增強知識產權“靶向性”執法,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的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大力查處重複性、群體性的仿冒名牌、商標侵權的違法案件。法院加大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懲治力度,對於具有重複侵權、惡意侵權以及其他嚴重侵權情節的,依法加大賠償力度,提高賠償數額,有效遏制和威懾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四是完善知識產權領域失信企業聯合懲戒機制。法院定期發佈知識產權典型案件,向工商局報送區域內侵權商事主體及失信侵權行為人名單。工商局對納入知識產權失信名單的商事主體實行信用准入限制,推進失信懲戒機制在知識產權領域有效發揮作用;

五是拓展多元化的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機制。建立健全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發揮工商局行政指導與執法監督作用,法院以審判權進行規範、引導,共同探索適用仲裁、調解等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推動各種糾紛解決機制的組織和程序制度建設,促使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更加便捷、靈活、高效。備忘錄還明確成立聯合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建立聯絡員制度等合作機制,確保合作內容有效落實。

橫琴工商、法院共建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機制


橫琴工商、法院建立《備忘錄》,合力共推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機制改革,將有利於推動實現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從“單一的行政處罰”向“行政處罰與懲罰性賠償”轉變,從“單一部門懲處”向“多部門聯合懲戒相結合”轉變,建設知識產權保護統一體系;有利於破解知識產權維權難題,降低維權成本、提升違法成本,充分發揮法律威懾作用,讓知識產權侵權人“一處違法,處處受限”;有利於營造全社會尊重、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減少知識產權引發的國際摩擦,構建橫琴新區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橫琴工商、法院共建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機制,能夠有效地突破當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面臨的重大困境,創新舉措呈現四大特點:一、“罰賠”並舉提升違法成本;二、“雙向”聯動提高辦案效率;三、一案“雙查”破除舉證難;四、證據“互通”促進維權便利。

2017年以來,全區共辦理商標新申請業務2851件,辦理商標質押融資金額高達1億多元;辦理企業專利申請154件,申請著作權登記38件、軟件著作權215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商標行政案件增長30%。知識產權訴訟案件增長546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