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始终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创新是驱动我国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引擎。创新的关键作用是推动企业以技术突破构建竞争新优势,或是借助技术对投入的节约强化现有的低成本优势。在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早期阶段,要素驱动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技术积累的不断增长,创新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适应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创新对区域经济与企业发展更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八大报告强调,企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一要求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遵循。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两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且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经济继续前行的引擎,更是以政府文件的方式,正式确定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引擎作用的定位。

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创新定位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提出要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要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与颠覆性技术创新,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随着十九大关于创新战略部署的逐步落实,全社会创新投入将持续增加,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突破将不断涌现。随着企业技术积累的增厚,以及创新人才的不断培养和创新环境的持续改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创新产出将明显增多,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将持续增强。

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截至2016年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6.2%,比4年前提高了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也从2012年的11.9%提高到了去年的15.1%。天宫、蛟龙、天眼、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速铁路、北斗导航、深海勘探等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甚至“领跑者”转变,我国关键技术设备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比例已经超过15%。国家和企业对创新的重视也在逐步提升,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16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57万亿元,比2012年的1.03万亿增长52.5%,年均增长11.1%;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企均投入研发资金17.78亿元,比2012年企均12.78亿元增长了39.1%,年均增长8.6%。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当年GDP的比重已经上升到2.11%,接近OECD国家2.2%的平均水平;中国企业500强的平均研发强度,也从2012年的1.27%提高到了2016年的1.45%。但无论是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还是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看,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引擎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