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牆一一神策門


神策門是南京明城牆十三座內城門之一,又稱和平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中央門以東、南京火車站以西,是南京明城牆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也是所有城門中唯一保留有民國以前鏑樓的城門。神策門是南京明城牆中唯一的外甕城城門。

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政府將其改名為"和平門",並在和平門內設美國亞細亞火油公司油庫。

抗日戰爭時,日軍佔領南京,將和平門外甕城建成日軍汽油庫。

1956年,南京軍區接管此處,仍沿用作油庫,禁止百姓參觀。

2001年,南京軍區將和平門油庫轉交南京市人民政府,開闢為神策門公園。

神策門位於玄武湖北,明神策門附近。神策門也為明城牆13座城門之一,1928年改名為和平門,玄武湖的該處入口也沿襲了和平門一名。建有神策門公園。

根據明史記載,神策門由朱元璋的軍師宰相劉伯溫親自勘察籌劃建造,出入城門要經左右門洞,平時只開一門,急時酌情開一洞,它充分體現了明太祖朱元璋因地制宜,在不同地段、不同環境條件下采取不同方法的築城思想。神策門在軍事防守上地位相當重要。

太平天國初期,清軍的第一次攻城發生在神策門,太平軍的張繼賡數度謀反,結果被捉,他的同謀就夥同清軍準備裡應外合攻入神策門。但是太平軍及時組織防守,用大型木樁和鐵鏈加固神策門的防禦工事。清軍只得撤退,並在撤退之前將神策門外的一條商業街付之一炬。

神策門的沒落則是伴隨著太平天國末期整個天京城的失陷,清軍先從太平門附近攻入,然後兵分幾路,其中有一路就沿城牆打到了神策門,最後神策門在內外兩路清軍的夾擊下被攻陷。

1931年,國民政府認為南京諸城門的名稱具有封建迷信色彩,不符合時代潮流,而將神策門改為和平門。

二十世紀30年代,神策門的甕城被改成大型油庫-美國亞細亞火油公司油庫。

1956年被南京軍區設為軍隊油庫,和平門油庫的功能持續了70年。在這70年裡,神策門成為了神秘的軍事禁區,禁止市民參觀。

2001年,南京軍區將和平門油庫轉交南京市地方人民政府,南京市相關文物部門已經清理了坍塌、膨脹、鬆動的牆體,對南京保存最早的城樓進行了維修。同時,南京市文物局將神策門納入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館,兩處景點採用通票。

南京明代內城城門,相關傳說是民間順口溜一則:"內十三,外十八,一個門栓朝外插。"這個被人形容為"門栓朝外插"的城門指的就是明代南京神策門,民間順口溜形象地概括了它特殊的建築形式。神策門規模較小,城門在裡,甕城在外,甕城門也不正對著城門,而是開在甕城的東北角,所以明南京神策門又被稱為外甕城城門。如今的神策門是南京保存較完整的城門,甕城、劵門及三開間的歇山頂城樓仍在。


南京明城牆十三個內城城門中,其中十二門都只有一個門洞,唯神策門設左右兩個門洞。明代洪武年間宰相劉伯溫認為,這裡為兵家必爭之地,必須能攻能守,平時只開一洞門,另一洞門則緊閉。只有在軍情緊急、萬不得已時再開。到了清代,清軍在此大敗國姓爺鄭成功後,一度將神策門改為"得勝門"。民國二十年(1931年),國民政府認為南京諸城門的名稱具有封建迷信色彩,不符合共和制國家的社會精神制度,而將神策門改名稱為和平門。

神策門採用了外甕城的結構。甕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於城門,與城牆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多呈半圓形。當敵人攻入甕城時,如將主城門和甕城門關閉,守軍即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神策門處建造外甕城主要是最大程度利用險峻的山勢,明城牆在建造過程中力求"地盡其險",專走山勢險要之處。所以,依山而建的神策門,如果把甕城建在城門內,反而會把小山包在城門和甕城之內,這對於防守進攻是很不利的,明太祖朱元璋才將神策門的甕城設計建在了城門外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