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皇帝也是一種屈辱?歷史上的「兒皇帝」們,都有哪些人上榜?

在大家的認知裡,帝王之位應該是九五之尊,是“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巨大權力。然而,歷史上出現了一種皇帝,認他國的君主做父親、做叔叔,這就是“兒皇帝”“侄皇帝”。“皇帝”二字,在封建社會無上至尊、神聖不可侵犯,然而在它的前面加上一個“兒”字,簡直就是天大的諷刺,當皇帝也是一種屈辱。然而,歷史上確實存在一些“兒皇帝”,這些上榜的人都是哪些呢?

當皇帝也是一種屈辱?歷史上的“兒皇帝”們,都有哪些人上榜?

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高祖石敬瑭為了達成自己當皇帝的夢想,投靠契丹,將險要之地燕雲十六州作為禮物相送,並恬不知恥地認契丹國主耶律德光為父,自稱“兒皇帝”,而他比耶律德光大10歲,可以說突破了道德底線,開創了中原帝王“兒皇帝”的先河!

當皇帝也是一種屈辱?歷史上的“兒皇帝”們,都有哪些人上榜?

石敬瑭

按理說,石敬瑭這樣的做法是被人所不齒的,然而,總有一些人想當皇帝想瘋了。同樣在五代十國時期,又出了一位“兒皇帝”,那就是北漢開國之君劉旻的次子——劉鈞。公元954年,劉鈞接受遼國冊封,登上帝位。皇位是人家給的,就要想法子保住。劉鈞沒有選擇勵精圖治、韜光養晦,而是下定決心向老前輩石敬瑭學習,做了“兒皇帝”。據史書記載,劉鈞每次向遼國皇帝上表時都自稱“男”,遼國皇帝下詔時則直接稱呼劉鈞為“兒皇帝”。劉鈞即位時是28歲,而此時遼國的皇帝耶律璟才23歲,比劉鈞還要小5歲,這又是一出當大的給當小的叫爹的好戲……

當皇帝也是一種屈辱?歷史上的“兒皇帝”們,都有哪些人上榜?

劉鈞

除了“兒皇帝”,還有“侄皇帝”。顧名思義,就是兩國皇帝約為叔侄。在中國歷史上,向他國皇帝自稱“侄皇帝”的共有3人,分別是北漢世祖劉旻、南宋孝宗趙昚和南宋寧宗趙擴。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兩位皇帝純屬被逼無奈,他倆不像石敬瑭等人,一副狗腿子的面貌,而是在北伐過程中敗於金國,在議和時只能委曲求全,避免戰事擴大。

當皇帝也是一種屈辱?歷史上的“兒皇帝”們,都有哪些人上榜?

趙昚

總體來說,無論是“兒皇帝”,還是“侄皇帝”,他們的命運最後都帶有淒涼的色彩,畢竟命運掌握在他人手中,經常找茬、詰難不說,說不定某天命都搭進去了。為了權勢,真的需要這般毫無底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