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高质量“双招双引” 莱西望城倾力“拥抱”高铁新城

连接烟威青、纵贯胶东地区的青荣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后,标志着莱西正式加入高铁“朋友圈”,而核心站点莱西北站就设在望城,自此,望城到青岛市区仅需半小时;7月15日,山东省“三横”快速铁路网的“中部通道”--潍莱高铁线上施工吹响 “冲锋号”,全线开通后,望城到济南仅需1小时,到北京仅需2.5小时……

这让莱西市看到了迈入高铁时代的希望,高铁新城的发展定位也顺应时代摆上了望城案头。“望城必须抢抓高铁机遇,明确预期高铁能够带来的经济变化,吃透自有产业基础,发挥交通比较优势,紧扣市委市政府“1+5+4”目标体系,设计“一区两园三带”整体发展格局,高质量精准化寻项目、引人才,倾力‘拥抱’高铁新城。”望城街道党工委书记路环宇向记者介绍聚力高质量发展的望城路径。

“一区两园三带”巧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齐落户

地处胶东半岛的几何中心位置,蓝烟铁路莱西站落户境内,辖区204国道南北贯通,青龙高速、南水线穿境而过……先天的交通优势使得望城的工业历来较为发达,但几十年前的企业到如今,已是失去发展活力和动力的“包袱”,新旧动能转换迫在眉睫。统揽全局,望城科学规划了“一区两园三带”发展新思路:“一区”即围绕莱西北站打造中央商务区,“两园”即依托莱西火车站规划建设铁路物流园,依托南部工业园打造莱西市高新技术产业园,“三带”即沿南水线开发乡村旅游发展带,沿204国道升级现有经济发展带,实施南京路南延再造新的经济发展带。

在青岛玖源化工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厂区内停满了玉米收割机。原来,玖源化工的厂房已经租赁给了青岛隆硕农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隆硕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主要业务是组装玉米收割机,基本没有污染。今年2月份经过政府牵线搭桥,与玖源化工签署了租赁合同,目前公司的设备已经安装完毕,投入运营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500多万元。

这是望城围绕打造高铁产业新城定位,加快腾笼换鸟的一个缩影。今年望城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将东方化工片区改造作为重中之重,依法关停了一批安全隐患多、环境压力大、资源消耗高、工艺设备落后的企业,其中,石子加工企业9家、化工企业18家、禽畜养殖场36家,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投资环境。此举还助推了土地储备工作,望城提前规划设计了5000余亩建设用地储备,可为企业落户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在此基础上,望城还加大资金投入,园区内全部实现“九通一平”, 全面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引凤来栖。

“街道按照‘北城南企’的总布局,驻地北部对接主城区,推动老工业区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第三产业;驻地南部着力打造高端机械装备制造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路环宇介绍,围绕建设青岛先进制造业基地,望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目前,南部工业园已落户了总投资6亿元的七好营养科技、总投资8亿元的中联材料科技等中科院院士的科研成果转换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琦泉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以及总投资10亿元的东方雨虹这一中国防水建材行业龙头企业,南部工业园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优质项目的带动能力、聚合能力及辐射影响能力日益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已初具雏形。

围绕建设半岛交通物流中心,望城科学规划“铁路物流产业园”,在蓝烟铁路莱西站周边,引入、落户一批优质物流项目。以莱西火车站为中心,规划了总占地面积2860亩的铁路物流园,园区内主要落户仓库租赁、货物配送、物流运输、包装分装、搬运装卸等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预计运输能力可达500万吨/年。目前,望城已成功引进了“中铁联运”、济南铁路局莱西搬运公司等一批重点物流项目,正在对周边区域进行评估规划。“望城铁路物流园的规划建设,可为年产能达30万辆的姜山北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周边产业园区提供可靠而廉价的运输保障,打造区域性铁路物流节点城市,打造现代化综合物流基地。”街道办事处主任郭寿廷告诉记者。

梧桐叶茂引凤栖

才聚望城助发展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人才则是事业发展的助推器,望城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无缝隙对接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今年,望城以“马上办”的工作作风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工作,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以真诚的态度推动项目早日落户。莱西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院校--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项目,总投资57亿元,占地3000亩,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经过真诚洽谈,已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的落户,预计将为我市带来各类教学科研人员12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及其他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3名,学院特聘中国国内外新闻出版、艺术、演艺等文化产业领域知名学者和专家担任特聘教授,不定期前来进行高水平教学指导。学院结合我市产业基础设置了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专业,建成后预计在校生规模将达3.5万人,将为我市绿色崛起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外来人才引进工作固然重要,引凤归巢也同样关键。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田韵说:“我们大力实施人才强街战略,不断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创新平台。在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人才的同时,还注重发挥本土人才在科技、项目、人才引荐等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

“我外出上学、工作30多年,没想到这次回到老家,会受到街道领导的热情接待!”50岁的张先生是广东一家高科技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前不久他趁到山东出差机会,回到望城老家探亲。进门不到两个小时,几名街道领导就前来拜访,领导们虚心地向张先生咨询他从事行业的现状、前景并征求他对老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建议。“老家领导这么重视人才,我一定要为老家的发展尽力。”记者闻讯前往望城采访时,张先生郑重表示。

今年以来,望城先后开展了望城籍在外人才统计和在校大学生统计工作,目前望城有在外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学历人才等22人;在校大学生229人,其中在“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就读学生43人。望城通过建立微信群、定期发送信件的形式,进一步加强联系交流,向在外人才宣传望城的新变化,激发在外人才回报家乡、创业创新的热情。

望城把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与大项目、大工程、大园区建设紧密结合, 以“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项目,带动一片产业,引领一方发展”为理念,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形成人才“磁聚效应”。积极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建研发中心,放手依托人才谋划和建设工业园区,使精英人才在望城创业有目标、发展有机会、干事有舞台。据悉,高新技术产业园目前已有“两院”院士项目两个,博士8人,研究生30人,本科以上毕业生近300人,人才软实力逐渐成为撬动望城经济发展的硬杠杆。

营造自然创新“双生态”

创业生活总相宜

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性次中心城市,望城跟进配套,在莱西北站周边规划了总面积1100亩的高铁中央商务区。记者翻看规划图了解到,“高铁中央商务区”重点发展高端商务、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聚集高地和高品质的住宅,规划了集购物广场、特色商业街、文化娱乐中心、高端商务酒店及地标性建筑于一体的综合商贸区,以提升高铁新城产城融合和辐射带动能力,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加快与中心城区的多元功能融合,再创一个繁华新核心。

通过建设专家公寓、购置流转住房、搭建研发平台等措施,优化创业环境,为创业人才提供高标准的生活、休闲配套,切实提高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望城坚持始终把人才的困难和需求挂在心上,对他们多关心、多帮助、多支持,最大限度地为他们解决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家属就业等难题,让他们凝神聚力、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

“莱西竟然有这么好玩的地方,天这么蓝,水这么清,连水草都这么好看!”近日,前来考察投资环境的曹先生对沽河游乐园原生态的景色赞不绝口。为了打造宜居环境,吸引、留住高层次科技人才,望城在生态建设上同样不遗余力。围绕建设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望城充分利用生态禀赋,在西部片区以南水线为轴线,打造了一条“南水线乡村旅游发展带”,结合自身区位、交通、特色农产品等方面的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引导,推动休闲旅游业提档升级。目前已引导发展了沽河游乐园、正浩葡萄采摘园、馨浩果园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成功打造了任氏王大樱桃、旺诚宫面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挖掘整合优秀资源,设计、推出一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吸引和留住更多游客,拉动旅游综合消费,大大改善了创业者的生活环境。

“另外,我们围绕打造‘生态望城’的目标,对辖区39个村全面实施绿化美化提升工程,实施草化山区域扬尘污染整治工程,成片造林252亩,抑制扬尘扩散,有效改善了空气环境。”办事处副主任张朋志说,希望通过各项工作的点滴积累,循着高铁新城的定位将望城建设得不管创业还是生活,都具吸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