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私人银行到底能不能选择西方事业部制模式?

导读

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没有最好的,只有合适的。选择一种制度极为慎重,切不可盲从,需要因地制宜改良改造。在全球,经营银行并无绝对标准的模式,因为各行都不一样,股东与经营定位不同、规模与客户不同、国情与监管不同,经营方式至多是相似。

中国的私人银行到底能不能选择西方事业部制模式?

事业部制在中国屡试屡败实在不易,其实实在不必去屡败屡试。至今只在某些特殊专业中存活,令人大跌眼镜,耐人寻味。

0 1

两大专业试点的失败

1私人银行事业部制的失败

从私人银行创立起,各银行就试图实行新体制,不约而同采用了西方事业部制模式。然而运行并不顺,开张便陷入一种窘迫困顿的局面,发展极其艰难,没几年纷纷“复辟”,重归于分级经营模式,便迅速改观。

2007年首家试水私人银行的ZG银行,放弃了成立之初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尝试的事业部模式,转回了个金部门。2008 年MS银行成立私人银行部,几年后也改为总行职能部门,不得不将下属业务及人事落到分行。也有银行试行改良式条块结合的事业部模式,但与分行在产品与服务两个核心矛盾上摩擦不断,相互争夺客户资源以及利润分成。同时,条块间领导风格与经营方式全然不同,一个华尔兹,一个探戈,节奏步调差异太大,联动总不如意,关系十分紧张。

2信用卡事业部一波三折

1994年,GS银行最早尝试在上海、广州等地建立全资附属信用卡公司,后又试行专业支行模式,到2002 年又首创总行直属信用卡中心,实行事业部制专业经营,财务、资金独立核算。立意清晰,但事与愿违,耗费了大量精力,换来业务停滞不前,发卡量剧减,矛盾重重、步履维艰,体制性弊病暴露殆尽,延误了大好时机。2005年只得回归职能模式,随之立马恢复生机,形成连年翻番式大发展。该教训极为沉重,以至后来人们都忌讳事业部陷阱,不肯轻意涉及。

3寻找原因

私人银行、信用卡最具备实行事业部制的条件,西方都是事业部制。问题出在哪里?原因不复杂:两个专业争夺,岂能真心合作?它违背了管理的基本法则,即在培育新业务时,未能充分依托、调动现有资源的力量和优势,去组织最佳协作支援,迅速形成竞争力,包括调动领导的、渠道的、产品的、技术的、客户等因素。

一起步就挑起新旧体制的摩擦,彼此计较财务、产品与服务的界限,等于将其禁锢起来,降解了条块间开拓市场的合力,仅剩一点行政性义务。在现有考核体系下,谁甘愿动用自身有限的资源去支持他人的业绩呢?

0 2

现有优势不发挥,等于没有优势

1分支行机构是银行固有的营销主渠道,这是优势之一

没有根深叶茂,何谈开花结果,新业务发展战略一定以开发市场为先,财务求次,首要是尽快营造根基。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主渠道下达任务,并统一纳入经营考核的指标系统,使分支行承担责任,担当主力。一旦脱离主营销体系将缺乏动力,形不成早期的推动力。

1分支行机构拥有丰富的客户与市场资源,这是优势之二

他们最熟悉客户,最了解市场环境,最善于细分市场。

必须依靠他们,形成条块优势互补、共享资源,方能主动有效地开发客户,打造业务基础。离开基层的积极性等于离弃依托的平台,一旦失去母体协同的基础,只会陷入内部的纷争,力不从心寸步难行。

0 3

别迷信,外资银行也在抱怨事业部制

当我们极力推崇事业部制时,外资银行却要改革它。进入中国几十年来,他们遭遇自身体制之病,事业部制的弊端成了羁绊经营发展的根本原因。

1西方银行的教训

2011年麦肯锡公司全球资深董事白德范就指出:“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差异化巨大的市场。这要求外资金融机构必须改变其全球通行的集中化、标准化的运作模式适应中国市场的环境。……组织架构上,外资金融机构通常采用国外通行的‘大总部’的事业部、职能条线垂直的架构,但简单照搬的后果是内耗严重、决策效率低下、对市场反应慢,并且无法发挥各地分支机构领导人的‘企业家精神’。”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跨国经营中的弊端,事业部制领导链太长,靠远在天边的、不熟悉中国的管理层指挥,结果可想而知。

水土不服是根本原因。制度依赖环境,每项制度都带着国情背景的强烈色彩,并随之演变。中西方市场背景与国情全然不同,西方模式到了中国,能不失魂吗?适者生存是市场法则,不适应就积累弊端。

2没有普适的制度,没有包治百病的药

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没有最好的,只有合适的。选择一种制度极为慎重,切不可盲从,需要因地制宜改良改造。在全球,经营银行并无绝对标准的模式,因为各行都不一样,股东与经营定位不同、规模与客户不同、国情与监管不同,经营方式至多是相似。因此,只能量身打造,不能照搬套用,否则将付出代价。

本内容转载自货币商人(ID:huobishangren)

(本文摘自近期在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新书《银行与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