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式就是鑽水圈,三個微小的游泳動作有大作用

馬戲團裡“鑽火圈”的節目給我印象非常深刻,在學習自由泳到一定階段時,突然意識到,原來自由泳遊進過程就是在不斷的“鑽水圈”。鑽水圈有三個原則:一是快,二是平滑,三是交替迅速。對於自由泳來說,就是三點:四肢配合要協調,發揮最大推進力;二是過程要自然順暢,有節奏感;三是側滾切換要乾淨利落。

對於自由泳初學者來說,難點在於手臂划水和腿部打水的配合時機。在這個點上的錯誤實在太多了,因為這些錯誤大都會引起一個問題:上下半身相互掣肘,要麼划水作用被打水作用抵消,要麼打水效果被划水破壞。以下分享一些動作要領,可以幫助初學者減少相互影響的錯誤。

1、划水的重點到底在哪裡?

如果要問划水時,手臂的哪個部位對划水效果作用最大?可能大多數人尤其是初學者會回答是“手掌”,一些熟練的游泳老手會回答“小臂”,事實上,划水的重點在大臂。為什麼?划水時,抱水後,將抱到的水向後推,產生推力,不過,水是不停流失的,唯獨身體會擋住水的流失,而最接近身體的手臂部分就是大臂。說的更通俗些,就是再大的竹籃划水也沒有小槳葉划水效果好,因為後者水不流失。

2、三個微小動作有大作用

第一個:肩膀儘量靠近身體。仔細觀察專業游泳選手,在划水時無一例外的都會讓肩膀儘量靠近身體,嘗試下這個,對於提高划水非常實用;

第二個:手掌抱水時產生角度。手掌划水時先向下,讓手掌和小臂產生角度。因為划水時不可避免的手掌要從水中較高位置下降到低位置,這個下降的過程最好的辦法就是手掌直直地插入水中,這樣,原來的壓水就會變成插水,對於下降來說,水阻最小。不過如果直直地插入水中,對於游進來說,會讓手掌正對前方的水,產生太大的遊進水阻,於是折衷一下,手掌斜著下降。好處有兩個:一是讓手掌下降的過程從壓水變成插水,二是手背感受到正前方水的衝擊力,可以更好的順勢進入推水階段。

第三個:大腿摩擦。就象女生走路一樣,在初學自由泳打腿時,不妨有意讓大腿間摩擦,腿放鬆平直,膝蓋儘量不要打彎,但也不要鎖死僵硬,多活動腳裸,用腳掌打水,熟練後會自然的感受到力量從大腿傳來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