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近代佛山武术为何那么牛逼?

佛山武术历史悠久、传承严谨,是中国南派武术的发源地。清末民初,佛山武术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拳种和武术名家,现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都通过佛山发扬光大。

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功夫巨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那么,佛山武术为何会在近代大爆发呢?

独特的经济地理环境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北部,毗邻广州,河网遍布、交通便利,明清以来,逐步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

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人口繁盛、物产丰富,与京师、汉口、苏州并称的「天下四大聚」,是当时繁华富庶的大都会。


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近代佛山武术为何那么牛逼?

石湾陶瓷

所谓「穷文富武」,古时候贫寒子弟可以选择寒窗苦读改变命运,但练武就是富家子弟的玩意了,你看《水浒传》里喜欢枪棒的都是「柴大官人」之类的庄主富户,毕竟学武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时间、饮食营养等物质保障的,而佛山在近代的富庶也为武术风行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同时明清时佛山冶铁业十分发达,是南中国的冶炼中心,以至「佛山之冶遍天下」,这样兵器的制造、使用经验也使佛山武功获得了更好的物质和技术支撑。

佛山地势平坦、容易受到攻击,但行政区划仅是南海县下辖一镇,很少官兵驻扎,财富之区,乡民只能练武自保。


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近代佛山武术为何那么牛逼?

蔡李佛拳

明朝1449年,叛军黄萧养数万人围攻佛山,在地方耆老带领下,乡民迅速集结自带兵器防守,杀敌数千独立击败叛军,受到朝廷表彰,说明佛山民间武术基础相当雄厚。

佛山独特的经济、地理环境,加上离广州近但官兵少,也吸引了天地会等反清复明组织纷纷潜入佛山、建立机构,传授武功,进一步推动了练武风潮;同时另外,佛山为粤剧之乡,戏班中武生功夫了得,潜移默化下佛山武功更加发达。

这样发达的经济实力,雄厚的武术基础使得佛山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一方面人才辈出,官方渠道出现了清朝武状元姚大宁以及众多的武进士、武举人。


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近代佛山武术为何那么牛逼?

今日佛山

另一方面许多武功流派、拳种纷纷到佛山发展,开设武馆,收授门徒,比如蔡李佛拳、洪拳和咏春拳其实都不是诞生在佛山,而是由外地传入,在佛山融合、成熟、发扬光大,声名远播。

佛山实际上成为了武术的炼金炉,南派武林圣地。近代全盛时期佛山武馆超400家,流传的拳种有50多种,并形成了洪拳、蔡李佛拳、咏春拳等流派,出现了众多武术名家,比如黄飞鸿、梁赞、叶问等。

民国时期的佛山精武体育会更是会员众多,影响巨大。佛山武功也最终通过各种途径走向世界,不少拳种和流派如今都在世界上广泛流行。

近代佛山著名武术流派与武术名家


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近代佛山武术为何那么牛逼?

洪拳

洪拳在南拳中声名最盛,据说源自福建南少林,再传天地会。该拳拳法丰富,步稳势烈,硬桥硬马,刚劲有力。清代传入佛山,代表人物有铁桥三、林福成、黄麒英、黄飞鸿、林世荣等,最著名的就是黄飞鸿。

黄飞鸿(1856-1925),祖籍佛山南海西樵,洪拳一代宗师,南派武林的典型代表,由于香港拍摄了大量黄飞鸿题材的影视剧,使其大宗师的形象家喻户晓。

黄飞鸿六岁随父黄麒英习武,学得洪拳之虎鹤双形拳、工字伏虎拳、五行拳、五郎八卦棍,后又遍访名师,习得铁线拳,飞砣绝艺,当然最著名的就是电影里大家耳熟能详的「佛山无影脚」!黄飞鸿将所学技艺融会贯通后终成一代大师。


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近代佛山武术为何那么牛逼?

电影中夸张的佛山无影脚

黄飞鸿后来还开设「宝芝林」药局悬壶济世,并在黑旗军刘永福部任军中技击总教头,随刘永福赴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

黄飞鸿先后有四位妻子,但没有电影中大美女关之琳扮演的十三姨那些香艳故事,只有最后一位妻子莫桂兰武功高强,成为传人之一。

他最有名的徒弟就是人称「猪肉荣」的林世荣,尽得真传。后来林到香港发展,教授洪拳,并整理了大量洪拳拳谱,使黄飞鸿、洪拳在香港及海外影响巨大。

2001年,佛山黄飞鸿纪念馆落成开馆,以纪念这位近代武术宗师。


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近代佛山武术为何那么牛逼?

佛山黄飞鸿纪念馆



蔡李佛拳发源于广东新会,清末时异军突起,张炎在佛山建立了著名的鸿胜武馆,门徒众多,影响巨大。

他的传人陈盛执掌鸿胜武馆直到1920年代,更是光大门楣,旗下分馆10余间,陈盛门徒就有三千人,是当时中国最大武馆。由于鸿胜武馆作风正派、行侠仗义,吸引了许多同盟会、革命党,后来共产党人也有参加。

蔡李佛拳的器械套路也很厉害,其中大刀法所用大刀手柄长,可单手和双手使用,劈、斩、拦截削挑刺灵便有力,配合蔡李佛拳转身、标左、标右等步法,杀伤力强大。

「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佛山鸿胜馆第三代传人崔章率本门弟子赴上海教授大刀杀敌术和参战,使抗日大刀法广为传授。后来蔡李佛拳许多传人到香港、南洋、美洲一带开馆授徒,使蔡李佛拳在海外广为流传。1998年,佛山重建了鸿胜纪念馆,2012年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近代佛山武术为何那么牛逼?

佛山鸿胜纪念馆



咏春拳是南拳体系中的内家拳种,刚柔并济、发力含蓄、后发先至,其黐手、八斩刀、木人桩法都独具特色。相传它起源于福建南少林,清中后期经粤剧红船子弟传入佛山,从此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叶问就是咏春拳大师,他先后在佛山、香港传授咏春拳术,门徒众多, 1954年李小龙拜入叶问门下,此后使咏春拳成为世界知名拳种。


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近代佛山武术为何那么牛逼?

佛山叶问堂




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近代佛山武术为何那么牛逼?

咏春拳的木人桩和八斩刀

佛山武术与传统文化

佛山武功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下面就简单聊聊与佛山武功联系最密切的粤剧和醒狮。

粤剧是中国地方戏的大剧种,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2009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红线女、马师曾,任剑辉、白雪仙、香港的罗家英、汪明荃等都是粤剧名家,它的发展历史与佛山武功渊源深厚。

粤剧起源于明清时期,当时广东本地伶人组成的戏班称「本地班」,艺术上特色鲜明,武打尤为卓绝,许多粤剧传统剧目都是武功戏为主,如《香花山大贺寿》、《六国大封相》等等,最早的粤剧行会组织——琼花会馆就在佛山(今天已在佛山原址建立了粤剧博物馆)。


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近代佛山武术为何那么牛逼?

佛山琼花会馆

清代佛山演戏活动极为繁盛,珠江三角洲河网纵横,戏班赴四乡演出多以船为载,因请戏的主家主要是为贺寿等喜庆之事,所以戏班的船只专门漆成红色以图吉庆,久之粤剧伶人也称为红船子弟。

谋生不易的红船子弟为求平安需要武艺防身,为博观众喝彩也需要武艺超群,故武生在戏班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红船上有专门练武的木人桩,班中高手云集,咏春拳祖师梁赞即师从红船武生黄华宝等人学艺,后传咏春拳于后世。

1854年,佛山红船弟子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运动,以梨园子弟为骨干,组织红巾军起义反清,后在广西建立政权,国号「大成」,1861年被清廷镇压 。著名戏剧家田汉称赞为「世界戏剧史曾无先例的光辉榜样」,李文茂是戏子称王第一人。


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近代佛山武术为何那么牛逼?

红船

中国的舞狮分为南狮和北狮,两者表演风格大不相同。

北狮以写实为基础,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表演接近杂耍,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近代佛山武术为何那么牛逼?

北狮

南派以广东醒狮为代表,起源就在佛山,南狮重意,追求神似,狮头很重,一般都有6-8斤,造型威猛,中间还有一只独角,是南狮最显著的特征。

南狮是有剧情的,狮剧的演绎全靠舞者步法、身法来表现,这就需要真功夫了,谚语有云:「未学舞狮,先学武术」,舞狮腰马的稳健和肘腕的巧劲都是在学武中苦练出来的。


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近代佛山武术为何那么牛逼?

南狮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行家能从醒狮表演中看出是哪一家、哪一派的功夫,所以在近代佛山,由于民间武术盛行,推动了舞狮活动的蓬勃发展。

当时众多武馆都有自己的狮会,黄飞鸿的狮会最著名。他武功高强,创建了高难度的飞砣采青,成为南狮的一代宗师,如今在佛山的黄飞鸿纪念馆和西樵山黄飞鸿故居都有著名的醒狮队进行表演,

当时蔡李佛、咏春等各派武馆及属下的堂、社也都有狮会,喜庆集会经常演出,互争高下。黄飞鸿电影中都有舞狮表演甚至借舞狮互相比武的精彩内容,虽然是艺术夸张,但也说明醒狮和武术的深厚渊源,2006年,广东醒狮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近代佛山武术为何那么牛逼?

黄飞鸿狮会的舞狮表演

总之近代佛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因缘际会,四方豪杰汇集,成为了中国南方的武术之乡,至今仍生生不息,兴盛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