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有毒?很多人紛紛跑去超市買新鹽,真相……

這兩天,微信朋友圈掀起了一陣鹽“慌”,一篇熱傳的文章說,一位教授因為食用了添加有抗結劑(亞鐵氰化鉀)的食鹽後,對他的腎臟造成嚴重危害。這讓不少網友心生疑慮。更有媒體報道,不少中老年人看過文章後,都去超市“搶”無添加抗凝劑的食鹽了。

昨天,浙江省食藥監局在官方網站上發文,對這一說法進行駁斥。稱,這個謠言是老梗了,千萬別信

浙江鹽業集團也發了闢謠文章。去年有關部門就曾闢過謠,這段時間又開始死灰復燃,不斷傳播。

遇高溫產生劇毒、損傷腎臟?

網傳的文章稱:“國產食鹽裡面有種可怕的添加劑——亞鐵氰化鉀。烹飪食物的時候,食用鹽遇高溫,有可能會使亞鐵氰化鉀分解成氰化鉀這種劇毒物質,在10秒內能使人喪失意志,幾分鐘內可以毒死人。”

無論是傳言食鹽遇高溫產生劇毒可毒死人,還是說導致腎臟嚴重損害,這些文章所指向的“罪魁禍首”都是一種名為“亞鐵氰化鉀”的食品添加劑

那麼,這種添加劑到底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中國食品闢謠聯盟採訪了科信食品安全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他表示,亞鐵氰化鉀作為食鹽抗結劑,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國產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長期食用並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

食鹽有毒?很多人紛紛跑去超市買新鹽,真相……

亞鐵氰化鉀,俗名黃血鹽鉀、黃血鹽,是一種淺黃色結晶顆粒,其作為抗結劑加入食鹽中,作用主要是防止食鹽結塊。

食鹽有毒?很多人紛紛跑去超市買新鹽,真相……

鍾凱介紹,我國在鹽中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可以作為抗結劑使用的一共有5種,即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鈉、檸檬酸鐵銨、二氧化硅和硅酸鈣。選擇亞鐵氰化鉀或者亞鐵氰化鈉,是因為它的效果好,價格也便宜。

不僅是國產食鹽,其他國家生產的食鹽也含有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鈉這樣的抗結劑。根據央視2017年所做的實地調查,無論是在國內銷售的進口食鹽,還是國外超市,以及外國購物網站銷售的洋品牌食鹽,大都含有亞鐵氰化鉀。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均允許使用亞鐵氰化鉀作為食鹽抗結劑。

性質穩定 日常食用量不會致毒

鍾凱說,在批准每種添加劑使用之前要經過很多科學研究和數據支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有沒有致畸、致癌等各種各樣的毒性測試。按照我國國家標準的規定,食鹽中的抗結劑亞鐵氰化鉀含量不得超過每公斤10毫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糧農組織專家委員會的評估數據,亞鐵氰化鉀要造成人健康上的負面效應,至少成年人每天攝入1.5毫克。如果按照我國國家標準規定的量來推算,相當於每天要吃3兩左右的食鹽,而正常人一天吃的食鹽能到20克(0.4兩)就已經非常鹹了,所以除非過量食用,否則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食鹽有毒?很多人紛紛跑去超市買新鹽,真相……

此外,食用鹽遇高溫有可能會使亞鐵氰化鉀分解成氰化鉀,這種說法正確嗎?鍾凱表示,氰化鉀確實是一種劇毒物質,但是它和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完全不同。亞鐵氰化鉀的化學性質很穩定,不會輕易釋放這種有毒的氰化物。如果要分解它,需要在400攝氏度下完成。“平時,我們在家裡做飯,到200攝氏度的時候,菜就已經要燒焦了。即使食鹽中亞鐵氰化鉀在高溫的狀態下真的分解出了氰化鉀,想要達到讓一個成年人中毒的劑量,需要一次性吃幾十公斤的鹽才行。”

外包裝配料表標明是否含抗結劑

我們在杭州的商場、超市走訪發現,在售的食用鹽種類繁多,包括以產地分的海鹽、湖鹽、井鹽;有打健康牌的低鈉鹽、鉀鹽、碘鹽、雪花鹽等。現在還有一些小眾概念鹽,例如竹鹽、素鹽、佛鹽等。在品牌上,主要是浙鹽藍海星、雪濤、鮮嫩美和頌康製鹽等。

食鹽有毒?很多人紛紛跑去超市買新鹽,真相……

在天貓商城上,食鹽品類按照產地被分為中國內地和美國,國產品牌銷量最好的中鹽公司出品的未加碘天山湖鹽300克食鹽,售價2.7元/包,月銷量為261592筆。產地為美國的銷量最好的鹽是Kirkland喜馬拉雅粉鹽海鹽,368.5克/瓶,售價59.90元,月銷量為2791筆。也有把不添加抗結劑作為賣點的鹽,例如粵鹽牌澳洲湖鹽,主打抗結劑零添加。

在世紀聯華鯨選超市,我們找到的竹香低鈉鹽最貴,225克/包,售價為8.8元;鮮嫩美的營養日曬鹽和雪濤澳洲海鹽最便宜,300克/包,售價2.5元。

浙江人均每年吃8斤鹽 品種越來越豐富

據浙江鹽業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浙江消費者吃食用鹽最多的是2011年,全省全年銷量在24萬噸左右,此後隨著外來人口的相對減少,以及低鹽少油的健康理念越來越受重視,食用鹽銷量逐年下降,這幾年的年銷量在20萬噸左右。據測算,浙江居民目前人均鹽的年消費量在8斤左右,平均花費21元:“低鹽飲食的人每天攝入量在5克左右,普通人每天攝入8-10克之間。”

一方水土出一方鹽。內地不少省份生產的是井鹽,是靠提純精製而成。浙江生產的主要是海鹽,相比之下富含鈣、鎂、鉀等礦物質元素。浙江鹽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說,“相當於一個是工業提純生產的純淨水,另一個則是天然的礦物質水。”像浙江當地著名的斜橋榨菜、蕭山蘿蔔乾和金華火腿的醃製,在工藝上自古以來都是用當地海鹽的,無法用別的產品替代。

隨著生活品質不斷提高,消費者廚房裡的調味品種類也在不斷增加,食用油就分為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橄欖油等多個品種,醬油和味精每個家庭也會多準備幾樣。可是唯獨號稱“百味之首”的鹽,一直都是這麼一罐,無論做魚做肉,還是煎牛排拌涼菜,都是從一個罐子裡舀。

在國外可不是這樣。日本沖繩開設有很多鹽的專賣店,裡面琳琅滿目,陳列著各種鹽產品:做湯羹用的,炒菜用的,拌冷食的,煎牛排的,醃製話梅的,做火腿的,連冰淇淋屋也擺放著幾款不同的鹽,讓消費者按照自身口味的喜好,隨意添加。

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食鹽?

1.低鈉鹽

低鈉鹽是以碘鹽為原料,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鉀和硫酸鎂,改善體內鈉、鉀、鎂的平衡狀態,預防高血壓,比較適合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病的人食用。

2.加碘鹽

最常見常用的一種食用鹽。為了防治碘缺乏症,在普通食鹽中加入了一定劑量的碘化鉀和硫酸鉀,製成了碘鹽。一般情況下,各類人群都可食用。在缺少海產品的偏遠山區,食物中的碘含量相對較低,建議食用加碘鹽,以維持正常的身體所需。

3.低碘鹽

在發達地區,尤其是沿海一帶,海鮮裡富含大量碘,人們容易在無形中碘攝入過多,長期如此還會導致慢性碘超標,增加患甲狀腺系統疾病的風險。因此,這類人群尤其要注意低碘飲食。

4.加鈣鹽

在碘鹽的基礎上按比例加入鈣的化合物製成的鹽,適用於需要補鈣的人群。

5.雪花鹽

屬於海鹽的一種。它以海水為原料,集納了海水中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相比其他類型的鹽,海鹽所含的微量元素更多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腸胃吸收狀況不好的人,可以多食用雪花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