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祭城(43):酱醋社

漫谈祭城(43):酱醋社

(四 十 三)酱 醋 社

这说的酱醋社主要是祭城三队的酱醋社,也叫“做(zu)醋院(yue)”。

漫谈祭城(43):酱醋社

酢酱社院子不算小,至少两个篮球场大。院子里摆放着几十个口大瓷缸,那可是正儿八经的“醋坛子”哟。院子四周是仓库,里面堆放着做酱油、醋以及酱色用的原材料。这些材料包括白薯片、稻糠、柿子、高粱、大米、淀粉等。

没到门口,就是一股醋酸味扑鼻而来,不过习惯就好了。在这里上班的人进城做一次5路车都要换身衣服,抛抛醋味。

漫谈祭城(43):酱醋社

制作酱油和醋的时候,要经过添加种曲、发酵、分解、淋醋的流程,比如做酱油,要先把大豆、稻糠添加一种叫种曲的物质,一起放进大缸,不用管它,让它们在里面尽情发生亲密关系,什么氨基酸了啥的就产生了,发挥一段时间后,不良涩味跑掉,温润可口的酱油就出来了。概括来讲,工艺不复杂,比例很重要。

酢酱社从业人员都是祭城村村民,亦工亦农。

扒一扒酱醋社的历史吧。

据朱广义老人讲,祭城酱醋业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清代就有张家醋坊的米醋和高粱醋享誉一方,地址就在南大街路西陈家菜园附近,后因经营不善关门。五十年代,祭城醋坊在北门里的甜水井边重新开张,由祭城原农会主席张根德操办,1960年停办。

史料较为清晰的是还是祭城三队承办的酱醋社。

漫谈祭城(43):酱醋社

1962年,当时的祭城第三生产队集资在陈拐路南周石柱家前院开办了一个酱油作坊,这个作坊就是酱醋社的前身。搬来两口大锅,二十几个水缸,请来了师傅就开张了。生产队派了闫福元、周福保、靳仲福等人参加操作,工艺日益成熟。由于选料精细,出来的酱油口味儿纯正,很快打开了销路,祭城供销社和各代销点均有销售。

1968年,祭城村组织干部去昔阳学大寨归来后,进行了村组体制改革。祭城三队和五队进行了合并,由于郑文奇擅长这方面的工艺,被任命为副业副队长,领导酱醋社工作。

祭城酱醋社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和扩大,供不应求,生产能力出现了滞后,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1971年,酱醋社与一队村民胡军房进行了宅基地置换,盖起了企业厂房,初步形成了规模。当时的主要人员有:郑文奇、周福保、闫付元、陈国平、胡合泉、乔桂兰、王顺叶、常艳贞、王天玉等。生产范围进行了扩大,除了生产酱油、醋之外,还生产酱色,并远销到山西罗文宅、甘肃武威建设兵团、湖南耒阳、江西新干、陕西渭南等地。本生产队群众食用酱油醋年底按低价决算,下脚料供应给生产队群众做饲料用。

漫谈祭城(43):酱醋社

时任生产队长周石柱、杨青林在和聘请的技术员交流

1981年实行联产承包制,酱醋社承包给了王天玉,定员15人,全年上交集体现金25275元,生产队付给工分50550分。

漫谈祭城(43):酱醋社

1982年,酱醋社承包给栗德海等人经营,合同期限三年,每年上交生产队12500元。

1986年,随着个体经济的蓬勃发展,集体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祭城酱醋社成为历史。

就像自酿粮食酒一样,自酿酱醋食用起来确实无比舒心、放心,味道更加纯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