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论|职业烦躁好比七年之痒,想明白了还得爱

你是什么人?难脱职业身。


同船总异梦,不如商海奔。

对于那些骑马找马的人,只能说:珍惜“裆”下。——韩寒

没有大闹天宫的法术,就做好弼马温吧。——局势

势论|职业烦躁好比七年之痒,想明白了还得爱

只要是上班,都难免枯燥。枯燥了就烦躁,拿工作对象出气来泄愤。就像那个踢包裹的快递小哥,踢的不亦乐乎,他玩的是嗨,可淘客们心碎了一地。

踢包裹还算好的,那个虐童案引爆了全民怒点,再怎么烦躁拿孩子出气(针扎)就是底线问题了,家长们千刀万剐她的心都有。

巡逻的城管,一遍一遍的路过违章并劝说,屡劝不改,城管也终于烦躁了,一脚把广告牌踢了个粉碎。

很久以前,流行着一句话,叫“门难进,脸难看”。草民们去窗口办事,经常遇到撂脸子不搭理的状况,换位思考一下,天天坐在那小玻璃后面接待各式民众,也难免木然了,再遇上和婆婆斗气,能笑脸相迎的确不易。

现在真好多了,特别是窗口,银行、移动营业厅、政府办事大厅等,不但在达康书记的教导下都加了椅子,服务态度真的是好很多,随便刁难怼呛几句他们也不敢回嘴。

尤其让人佩服的是,高速站口的美女们每天虽然阅人无数,但是每一个车主都能看到她那小白牙和银铃般的“祝您一路顺风”,有的收费员嘴都笑僵了,像个机器人,不忍直视。空姐和高女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如沐春风。

服务行业已经率先克服了职业烦躁的毛病,至少是表面上做的很给力。

他们的工作不可谓不枯燥,他们的内心也不一定不烦躁。

摄录设备的普及增强了所有服务领域和社会管理方面的监督,接二连三的曝光带来的教训正在让管理和服务走向规范化和礼仪化。

城管的烦躁由来已久,大概多因为对于“游击队”的纠缠不休,小商贩就像割韭菜一样,一茬接着一茬,根本没有“农闲”的时候。

对于这种日复一日的境况,城管率先烦躁起来,直到今天,妖魔化城管的余音犹绕,二十年来都背着“野蛮”“打人”的恶名前行,你都想不明白怎么就突然“万劫不复”了?

职业和人的成长一样,都在经历着磨砺和不断成熟的过程,没吃过亏的恐怕不晓得冲动的代价。虐童事件虽是个案,也必将极大震动幼儿教育整体,推动各项监督保障措施的落地。

就像城管一步一步走来一样,有城管打人的,有城管被打的,也有因为执法纠纷造成城管和商贩死亡的,这些血淋淋的教训,警醒了城管和商贩,促成了执法记录,推动了城管体制改革的细节措施。如此,终能达到一个目标:

让处在烦躁边缘的双方都能够保持克制,遵守规程,打消情绪宣泄的念头。

干嘛不能心平气和呢?所谓上班族,不就是一种修身养性么?

如果工作是一种重复劳动,它就是一日三餐,莫论寡淡,都得吃;如果工作还有那么点造梦空间,切莫挑衅,务必珍惜!

总的来说,大部分工作都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型的,纵使偶有激情,也要归于平淡的。与其烦躁,不如省点力气练练字、逗个哏、养点花花草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