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爲「小癟三」也不甘示弱,杜月笙絕不滿足於眼前,他也有夢想!

1904年,杜月笙17歲,此時的上海灘魚龍混雜,風雲際會,中西碰撞下爆出了革命的火花,華夏這頭雄獅睡醒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站了起來。

那一年,日俄開戰,上海震動,黃興組建的華興會,在湖南起義失敗消息傳到了上海人民百姓的耳朵,人人為之熱血沸騰,又逢海上的士紳大賈又痛恨美國人虐待童工,倡議抵制美貨。在這一連串的民族自決運動中,杜月笙也不自覺的被受到了強烈的影響,因為他也有國家民族的觀念,有強烈的民族意識。

身為“小癟三”也不甘示弱,杜月笙絕不滿足於眼前,他也有夢想!

杜月笙熱血沸騰,他在這時結交了許多朋友。這些朋友憂國憂民,豪邁衝動。如果他這樣一直走下去,上街遊行,高呼口號,為國家民族的利益而不斷奮鬥,杜月笙這一生恐怕就要改寫。但是,他容身的小地方,鴻元盛的老闆,卻容不下自己的水果店裡養成這麼一位熱血青年,他指責杜月笙不務正業,整天成群結隊,專管閒事。隨後把他趕了出去,讓杜月笙覺得心灰意冷。

之後,他在街上溜達時,碰到了一箇舊相識,當年和他同在鴻元盛當小夥計的王國生。他如今了不得,可謂熬出了頭,並自立門戶,盤下一間不大不小的潘源盛水果行。

身為“小癟三”也不甘示弱,杜月笙絕不滿足於眼前,他也有夢想!

王國生見杜月笙這幾年來,絲毫沒有長進,潦倒不堪,看在同門師兄弟的份上,拉他到潘源盛幫忙。平時他對杜月笙禮遇相待,不分店東和夥計,能平起平坐,杜月笙特別感謝他,所以杜月笙工作起來很賣命。每到夜裡,杜月笙瞪著好奇的眼睛,望著複雜的上海灘,他懷著一腔熱情,一步一步真把潘源盛的生意做得蒸蒸日上。

1907年,他20歲,在潘源盛水果店,受到王國生的特別重視,又是是潘元盛的店員,按月可以領薪水,逢年過節還有花紅銀錢進賬。有錢後他先置辦了自己的一些日用品,併為自己購置了一身新衣服,果然人靠衣裝馬靠鞍,20歲的杜月笙穿上新衣服讓人眼前一亮,他眉目清秀,不胖不瘦,衣服整齊,言辭恰當,一掃往昔那個憔悴無聊的可憐相。

身為“小癟三”也不甘示弱,杜月笙絕不滿足於眼前,他也有夢想!

杜月笙生意上耳濡目染,平時又虛心學習,他的舉手投足之間流露出十里洋場的市井少年習氣。黃浦灘上,混了幾年之後,他已經脫胎換骨,再世為人,他早已不是那個委屈可憐的倒黴蛋,也不再是高橋街上到處流浪的小癟三。他有固定的職業,豐厚的收入,待人真誠實意,又會察言觀色,隨機應變,讓他變得特別討人喜歡,左右逢源。凡是跟他交往過的人,都對他滿口稱讚:“月笙人緣好,能吃苦耐勞,將來一定會有大出息。”

發跡以後的杜月笙時常在想,那真是一段輕鬆閒暇的時光,他成為了潘源盛的店員,吃得飽,穿得暖,口袋裡面還有一些銅板。可只滿足於吃飽穿暖,他就不是杜月笙,小癟三也是有大夢想的,不是有句話說的好,人生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嗎?

身為“小癟三”也不甘示弱,杜月笙絕不滿足於眼前,他也有夢想!

倘若杜月笙能夠始終保持這種心情和王國生一直合作下去,整天小心翼翼,謹慎辦事,也許不久的將來,上海灘將多出一位成功的水果商,卻永遠不會出現一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青幫大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