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继母”,就没有我杜月笙,在她身边是我最幸福的童年时光!

杜月笙丧母之后,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杜文卿继续经营米店。此时他和另一位姓张的女子相遇,于是杜月笙有了一位继母,而这个继母倒也温柔贤惠,一直把杜月笙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虽然家里面贫穷如洗,但是能依偎在继母的身旁,是杜月笙童年最幸福快乐的时光。

没有“继母”,就没有我杜月笙,在她身边是我最幸福的童年时光!

但不幸的是,1892年,杜月笙五岁这一年的秋天,上海这一带突然大旱,居民纷纷外逃讨食。他们一家三口困守在杨树浦,腊月初九的这天,天降大雪,气温陡降,杜文卿突然染病不起,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不爱说话的张氏,是一个坚强的妇女,她一边照顾着杜月笙,一边想法为丈夫杜文卿准备棺木,母子俩一身孝服,哭着扶着灵柩返回高桥镇杜宅。

没有“继母”,就没有我杜月笙,在她身边是我最幸福的童年时光!

张氏带着杜月笙,把杜文卿棺材放在他前妻朱氏的旁边,然后用稻草覆盖,这两口棺材的那两个田埂上,放置了许多年。数年后,不知为何,两个棺材之间生出了一棵黄杨树,枝繁叶茂,盖住了那两口棺材。

杜月笙发迹以后,一心想着选择一个好一点的地方为他的父母入土,但是请到了几位风水先生看过,他们的回答都一样,老先生和老夫人昔日那块地方正好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只可浮棺,不能入土,一旦入土,风水便会破坏,尤其是哪一颗黄杨树,更是杜门后代繁荣的根源,动也动不能。杜月笙是一个迷信风水之人,一听此话,便不去动父母的棺材,任其经受风吹雨打,甚至日后杜月笙在高桥镇建起了杜氏宗祠,也没有把这两口灵柩下葬。

没有“继母”,就没有我杜月笙,在她身边是我最幸福的童年时光!

不久,张氏又带着杜月笙返回杨树浦,自立门户,继续艰难经营杜文卿留下来的米店。

1893年,杜月笙六岁,张氏勒了勒裤腰带,把他送进了一家私塾,开始启蒙读书。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市民的生活更加困难,张氏苦苦支撑的米店,终于再也无法经营下去,只好关门停业,她带着杜月笙又回到了高桥镇。

没有“继母”,就没有我杜月笙,在她身边是我最幸福的童年时光!

高桥镇的杜家老宅更加破败了。能住人,但是他们的生活费用全无着落。张氏不向命运屈服,她早起摸黑为人洗衣服,勉强赚几分钱度日。尽管如此,张氏还是再次勒紧了裤腰带,每月拿出五角钱,送杜月笙到另一家私塾读书。就这样过了三个月,到第四个月时,月初必须交学费,张氏实在拿不出钱来,她抱着杜月笙痛哭了一夜,第二天杜月笙彻底辍学了。

1895年,杜月笙遭到了人生更大的打击,视己如出的继母张氏突然神秘失踪了。有人是被说是被人贩子绑架了,有人也说是被恶人拐走,也还有人说是张氏不堪生活的负担跑了,总之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杜月笙从此彻底变成了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的孤儿。他流落街头,加入高桥镇野孩子的行列,碰到什么就吃什么。

没有“继母”,就没有我杜月笙,在她身边是我最幸福的童年时光!

还好他外婆不忍心天天看到杜月笙这样,她收留了这个孤苦伶仃,饥寒交迫的孩子。杜月笙的生活就这样暂时安定下来,七岁那年,外婆又送他去另一家私塾读书,在此期间,杜月笙倒也聪慧,先生教他什么他很快就能记住,但是他始终对读书不上心,半年后,他又辍学回家了。

杜月笙晚年想起继母张氏就很难过,可以说没有继母,他早就活不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