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在農村種地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了,如果是真的,那十年以後的地由誰來種?

李發明375


問題:有人說現在在農村種地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如果是真的,那十年以後的地由誰來種?

其實對於農村種地這個問題,只要是經常在農村行走或者調查、生活的人都很清楚,我國的很多農村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三畝,加之種地一直解決不了致富增收的問題,記憶中全村人比較多,而且集中開荒種地已經是20年前的事情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髮展,很多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投身到了城市的建設當中,他們的收入比在家種地多很多,這樣就導致了目前很多農村地區出現了土地撂荒,沒有勞動力耕種的問題,我們村處於山區,本來就屬於地無三分平的地方,這幾年也陸陸續續有很多原來開墾的荒地已經不種了,而且在農村種地的也都是年齡比較大,已經無法在城市打工的人。那麼十年後農村的地由誰來耕種呢?

十年後,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山區,很多土地都會被還林還草,然後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補貼,特別是坡度比較大,而且無法機械化操作的地,將來都會面臨還林還草的結局。只有少部分地被少部分現在處於40左右的外出務工人員返回後種植,因為農村的人口在不斷的向城市及小城鎮流動,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自然村成為空心村。

對於很多可以機械化耕種的農村土地,即使未來農村沒有人耕種,這些土地也不會閒置,新型的職業化農民及農業企業將成為未來農村土地的主要耕種者,那個時候就不是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傳統種植方法了,可能面臨一個人就可以耕種幾百畝上千畝的土地,全部智能化操作,而且收益將直接超過在城市打工的一般普通白領及藍領。

總之,土地屬於稀缺資源,雖然現在很多農村的土地沒有人種,那是由於自然條件限制,可機械化耕種的土地在今後還是更加規模化的被職業農民及現代農業公司進行科學化管理,獲得更大的經濟收益。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作者、三農問答達人,我將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專講三農問題,為大家解疑答惑,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十年後地就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種植了!那時候我國的農業將完成戰略轉型,成為高質量的農業產業模式。現如今農村年輕人基本上都已經逃離了農村,新一代農村人不會種地也沒有種地意願,所以地只能由老年人來種植,再過十年農村就不再有多少勞動力繼續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了。這也就為我國的農業轉型創造了契機!那時候沒有人種地,土地就會向著集約化的方向邁進。城市的資本會衝向農村廣闊的土地市場,大量包租兼併土地,用科學的手段管理農業生產!這樣就能讓我國的農業完成現代化轉型,逐漸朝著歐美髮達國家的先進農業生產模式靠攏,而那時的農民也不在是一種身份,而成為了一種高薪職業,人們都會趨之若鶩的!所以說不要對十年後的地沒人種來擔心,中國人是不會吃不上飯的!農業人口的大幅度縮減是一個社會朝著更高文明邁進的標誌,這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駿景農業



我家住農村,工作也在農村,沒離開過這片土地。

農村的現狀太清楚不過了。

現在農村種地的人五十到六十歲的是主力,六十歲以上的也有。這些主力男人還要出去打工,農忙時間回家種地,秋收。


管理的活,大‘部分都留給留守婦女幹了。這些女人好樣的!撐起了家庭半邊天。

照顧老人,教育孩子,種植莊稼,洗衣服做飯……勝過男人


那麼年齡小的孩子二三十歲的人哪裡去了?

孩子讀完書,進城找工作,不回農村了。房子也在城裡買了,三十多歲的人早就離開了農村,成了城裡的市民,即使是戶口在農村也不種地了。

那麼農村的地由誰來種?

國家正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好多政策都是為此做準備的。

互住,農莊……

農業機械化迎來了春天!

農業現代化為期不遠了!

有機遇也有挑戰!

誰抓住了機遇,誰就勝利!

有能力研究三農大有前途!


大美農村綠水


有人說農村種地大部分是老年人,如果是真的,哪十年後地由誰種?大家好,我是農村農民工萬歲,只有別具一格的回答,才能瞭解真實的農村現壯。



現在土地三十年不動,老百姓以土地為命而珍惜,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農村種地大部分是老年人,只是個傳說,土地以然是勞苦大眾在經營著這塊士地。別說十年以後地由誰種,就是百年之後,腳下的這塊土地,以然是勞動人民耕種。


中國勞動人民有著幾千年的美得,以孝為先。農忙其間,仍然是年輕人的天下,哪怕是百里之外,千里之外,都會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耕耘著屬於自己分得的哪塊地。我只能說,”土地永遠都是年輕後生們在耕種,農村老年人在管理著這塊土地"。

農村的土地永遠和子孫的孝是分不開滴,土地永遠都是屬於勞動人民的。土地永遠都是農村勞動人民的子孫耕種,會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農村農民萬歲


做為農村人,耳聞目睹,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不過也說得並不全面,應該說農村種田五十歲以上的才是主力軍,四十歲以上的也不在少數。


就拿農村的本人來說,我是六O後,雖然身體單薄,可也多年積累了農業種植經驗,不過也由於年齡偏大,按工廠企業的工作年齡限制,是不可能被企業所錄用,農業種植工餘時,只能到年限相對寬容的服務業、建築業等找工作,不過,這些企業很少按國家的政策為我們這一代人交納五險一金,好在做為一個有農業戶口、有自己和兒女的農村承包地,除去農本也可以維持和解決全家的口糧還略有結餘。

再說五十歲以上的農村人未能象城裡人那樣歷年按月交納養老保險,就是近幾年國家對農業農村人養老的重視,可以個人交納新農保,但由於經濟能力所限制交的也比較少,到符合退休年齡時也能此微的養老金,只不過也太少了,但大多數的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對土地都有別樣的情懷,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純人力的刀耕火種早已一去不復返,要想未來生活無憂,惟有現在身體許可的情形下都不會放棄土地的耕種和在外打工,這樣的農忙回去耕種幾天,農閒在外打工掙錢也是現在農村的常態。



至於十年以後我們這一代人年老而不能來耕種土地而擔擾土地會拋荒,這也未免杞人憂天,糧食的安全關係到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國家會一如既往並不斷加大對農業扶持的傾斜政策,讓種田人不吃虧、有錢賺,從而會吸引新一代職業農業搞農業種植和養殖等。而象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家庭聯產責任制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變化,農業的機械化、規模化、現代化,土地集中規化和流轉,當逐步能解決農村的老年人養老、醫療等一系列門問題,他們也自會願意放棄耕種土地去享受幸福的老年生活。



和風細雨言


我82了,兒孫都在外面工作,只要腳能掛下床,田地裡的農活還要做,等我做不動了,荒田荒地,現在幹農業沒出息,給別人也不種。


手機用戶53543016478


農村現狀的確是以老年人為主體在經耕著土地。

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政策土地又延包三十年。這是為實現小康社會和強國夢的重大戰略決策。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對老年人來說是本錢,對養老起重要作用。子女對土地有繼承權。

雖然青壯年在城裡打工,但是土地由老人經耕。當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春節到來時,子女們各自回到可愛的家鄉,孝順父母,品嚐黑土地結出的五穀雜糧和各種蔬菜,品味自家養的豬羊和禽,那美味佳餚使全家新春快樂感恩偉大的黨。

這樣代代相傳,乃書寫中華燦爛文化的新篇章!


gzj6068


我不邀自來,我是農民我有最真實的靠譜回答,農村目前稍好的土地大部分還是種著的,種田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再過十年等這批老人不能種田了,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十年後大部分田仍然種著,而且仍然是老人,也就是現在五十多,十年後六十多的人。人到了這個年齡你打工也好,有錢當老闆的也好,絕大多數都會回故鄉,回到農村了多數仍是窮人,只要你能動就會種田勞動,自食其力,即便那些富人回了農村也會種田,他們種田當然不完全是經濟利益,你適當勞動比你一天光坐在家有趣有樂,而且還能享受親手勞動的綠色食品。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住在集鎮上,每樣種點自用也方便又新鮮。窮人外面不能打工了肯要回農村,許多五十多城裡有房有車有事業的富人現在都開始在老家建新房為回故鄉做準備了。農村的田將來同樣是大部分種著,少部分荒廢,同樣是老人種田,只不過是新一批老人。


朱次成


不是誰來種。是誰需要,誰來種!民生是上上策。種地的人多。農場主,和帶罪之身都能種!問題是如何讓地不荒。是個重點!


光譜2016


有人說現在在農村種地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了,如果是真的,那十年以後的地由誰來種?

不是有人說現在農村種地的大部分都是老人,而是目前農村普遍存在的這種現象,農村種地的基本上就是沒有能力再外出打工的老人,以及一部分在家裡看護孩子的留守婦女,是有能打工或者經商的人,基本上是沒有人再原因種那兩畝地了。

為什麼現在的農村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一是當下種地的產出價值太小,對農民構不成種地的慾望,最近幾年,農民種出的糧食價格一直原地踏步,甚至於還有下跌。二是與糧食形成的鮮明對比的是,農資化肥農藥,種子,機械等卻不斷上漲。這樣一來讓種地的利潤就更加縮水了,種幾畝地還不如隨便出去打兩個月工掙錢多,因此也就導致了大量青壯勞力都外出打工去了,家裡就剩下一些留守老人與婦女捎帶著種地當個營生

至於說將來的土地由誰來種的問題,其實目前的土地政策已經很明顯了,用不上十年了,也就最近幾年的事就可以把土地進行集約化種植了。集約化種植也就是把農民手裡零散的土地集中起來,讓有能力的種植大戶去種植,每年每畝地給農民800到1500元不等的補償。如果你現在在農村還有土地的話,應該知道了這項政策,全國都在同步進行中,各地農村土地集約化也都在開始實施當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