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一.钢筋原材进场质量控制

1.钢筋进场时应进行直径、重量、表观检测,直径准确,表面清洁无老绣、油污及裂痕。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钢筋直径检测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钢筋重量检测


2.钢筋进场后收集出厂证明、产品合格证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挂设标识牌并使用。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钢筋分类码放、标识清晰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钢筋出厂合格牌齐全


二.钢筋加工半成品质量控制

1.钢筋加工场内设置加工样板展示牌,加工机械已安装并检修完毕,加工前料单由钢筋工长进行审核。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加工样品展示牌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钢筋加工前调直作业


2.按配料单及图纸,严格检查其外观尺寸,配制的数量是否符合要求,验收合格后按规格、部位码放整齐,做好标识,并填写钢筋加工检验批。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半成品分类码放、标识清晰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箍筋平直段检查


3.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5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3

4.钢筋定位卡具及马凳的加工尺寸偏差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加工。

1)底板厚度小于1000mm的采用≥Φ20钢筋焊制马凳,厚度大于1000mm的采用≥Φ25钢筋焊接马凳,马凳形式如下图所示。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1m厚底板用马凳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1m厚底板用马凳


4.钢筋定位卡具及马凳的加工尺寸偏差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加工。

2)剪力墙钢筋排距及保护层采用“双T卡”,钢筋网片的间距采用竖向、水平梯子筋控制,柱子钢筋采用环形箍进行固定。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竖向梯子筋加工图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水平梯子筋加工示意图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柱定位筋加工图


5.一般框架柱、梁主筋及直径大于等于16mm的钢筋均宜采用滚轧直螺纹接头连接。

1)钢筋应先调直后再下料,应用砂轮切割机下料,切口断面应平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不得用气割或切断机下料。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砂轮切割机加工合格效果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切断机下料加工不合格效果

2)连接套筒(连接套筒材质应符合GB699规定)进场后应用螺纹规及钢尺对其进行外观尺寸检查,连接套的外包装箱应统一规格,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重量、出厂日期及公司名称、地址、箱内装有产品合格证。附有型式检验报告。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螺纹通止规检验是单一公差检验,普通的通止规检验的是螺纹的中经,螺纹通规必须能全部旋入,止规旋入1到2牙是好的螺纹。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直螺纹套筒检测螺纹规此塞规种类可分为普通粗牙、细牙和管子螺纹三种。

5.一般框架柱、梁主筋及直径大于等于16mm的钢筋均宜采用滚轧直螺纹接头连接。

4)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和接头进行工艺检验(工艺检验的强度报告必须合格 ),现场安装丝头可以用力矩扳手现场抽查。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各种型号钢筋制作工艺试件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各种型号钢筋制作工艺试件


双刻度尺,可精确设定扭矩值。达到设定扭矩值时,发出清晰的报讯声,并且在手柄上可感觉到轻微震动。

5.一般框架柱、梁主筋及直径大于等于16mm的钢筋均宜采用滚轧直螺纹接头连接。

5)现场见证取样(每5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500也作为一批,必须在工程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随机抽取,大直径接头现场的用气焊割,小径的接头可以用压力剪截断。取样部位的大直筋采用重新套数连接或焊接(做焊接工艺试验),小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恢复接头。

6)滚轧直螺纹接头的外露丝扣不得超过一个完整丝扣,否则,应重新拧紧接头或进行加固处理,滚轧直螺纹相邻接头错开应不小于35d且不小于500mm。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钢筋连接检查并作好标记

如有1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双倍复试),复检中如有1个试件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评为不合格。

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全部单向拉伸试件一次抽样均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三.基础底板钢筋安装

1.基础底板钢筋安装工艺流程

基础垫层完→底板钢筋位置线弹线→积水坑钢筋绑扎→板下层横向钢筋放置→同时放置同向板、梁及门洞梁钢筋→纵向钢筋放置、同时放置同向板、梁及门洞梁钢筋、绑扎→放置底板垫块→放置马凳→板上层纵向钢筋放置→横向钢筋放置、绑扎→绑扎墙、柱插筋并临时固定→放置外墙垫块→验收。

2.操作工艺

1)绑扎前,应弹好底板钢筋的分档标点线和钢筋位置线,经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绑扎。集水坑钢筋绑扎时要认真核对钢筋图纸尺寸,并应分层次有序绑扎。

2)底板下层钢筋绑扎完毕后间距500㎜梅花形布置砼垫块,间距1m布置马凳筋(高度提前计算准确,加工后进行检查),马凳筋支设在下层钢筋上,保证上下两层钢筋的保护层和平整度符合要求。底板上设有梁,采用多段绑扎成型,然后安放梁钢筋骨架就位。

3)基础底板、梁设置的后浇带要求主筋连续安装而不切断,平行向的钢筋可在以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绑扎完成。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底板下铁垫块设置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底板上铁绑扎完成效果


2.操作工艺

4)独立柱基础下铁为双向弯曲钢筋,底板钢筋短向的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面。

5)底板钢筋上下层钢筋接头应按照规范要求错开,其位置、数量和搭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搭接绑扎时,搭接段应在中心和两端绑扎牢固。

6)墙柱主筋插入基础内的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底板上层钢筋上划好墙柱钢筋位置,将预留插筋绑扎牢固,确保位置准确。必要时,可附加钢筋,再用电焊固定。

7)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应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8)绑扎完毕后,在上层网片上按墙体位置绑一道水平筋,用以固定墙体立筋和下插钢筋,内墙钢筋插好后,应临时绑上二至三道水平筋,墙体暗柱采用定型卡具固定,浇筑砼时应随时由专人看管钢筋并负责修整。地下室外墙插筋前,搭设外架,悬挑钢管设支撑构件用于悬挂竖筋,保证钢筋上口统一标高并固定。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地下室外墙插筋控制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地下室内墙插筋控制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底板暗柱插筋控制

2.操作工艺

9)钢筋的连接

(1)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接头,则接头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的搭接长度。

(3)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值)且不小于50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b.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c.当采用机械连接时,不应大于50%。

10)承台钢筋绑扎前,一定要保证桩基伸出钢筋到承台的锚固长度。

《钢筋作业指导书,从原材到施工》——第一部分,不容错过!

底板筋接头错开、整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