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在絕症面前,生命就是明碼報價

在《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點映後,就引起大眾的熱議,至於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借喜劇的外衣講了一個悲傷的關於醫藥的故事。

我不是藥神:在絕症面前,生命就是明碼報價

我們經常說生命是無價的,但是一旦人們生病後,生命就是會變成明碼標價,關節置換是要國產的還是進口的,心臟支架是要便宜的還是貴的,有些家屬在病人還沒死亡的情況下就在醫院擺起了花圈,在農村很多地方,老人在得了絕症或者需要長期服昂貴藥的情況下都會主動要求不治療或者悄悄在家自殺,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沒錢看病吃藥,怕最後落的個人財兩空拖累家人的結局。基於這樣的社會現實,《我不是藥神》才能成為現象級的影片,才會引發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電影中買仿製藥的白血病人說“我不想死,我只是想活著”。是呀,多麼樸實無華的言語,有些人很幸運一輩子沒什麼大病大災平安度日,但是很多人就是很不幸得了不治之症。在這樣的情況下病人是多麼希望在自己經濟承受範圍內被拯救,這樣就催生了海外代購便宜仿製藥的人,也就是電影主人公這樣的人。

我不是藥神:在絕症面前,生命就是明碼報價

電影故事也不復雜,主人公程勇在貧困落魄的時候,偶然間發現可以靠販賣一種治療白血病的仿製藥發財,在高額利潤的吸引下,他毅然選擇鋌而走險,賣起了印度生產的仿製藥,相對於正價藥仿製藥還是便宜非常多,很多白血病友靠吃程勇的仿製藥活命。電影故事不是憑空捏造的,電影主人公原型陸勇是一名白血病患者,也是一位企業家,許多白血病患者稱他為“藥俠”。2002年,陸勇被查出患有白血病,隨後開啟他漫漫尋藥之路。後來,他無意中發現了一種仿製藥,然後他用了廉價仿製藥,覺得效果不錯,便熱心地分享了相關經歷和檢查數據,並教病友如何自己去買藥。一直覺得自己在做好事的陸勇,2013年竟因涉嫌販賣“假藥”,被警方帶走。之後千餘名白血病病友簽名為陸勇求情,最終有關部門“撤回起訴”。陸勇在幫助病友的過程中全部是無償的,沒有為自己謀取丁點經濟利益。雖然經歷了一些波折但是結局還是好的。

我不是藥神:在絕症面前,生命就是明碼報價

他雖然拯救不了全部的病患,但他在無意識中直接推動了全國醫保改革。剛剛獲悉新一輪醫藥絳費窗口期將開,仿製藥將限價納入醫保,希望國家越來越強大,早日解決人們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