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進一步健全完善兜底保障體系

近日,記者從市民政局瞭解到,我市以“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為總要求,以“雙百一千工程”為統領,建立起將脫貧攻堅兜底救助從單一資金支持深化到資金支持、場所安置、人員服務多個層次,以低保、特困人員救助為核心,以殘疾人兩項補貼、困境兒童、孤兒救助等政策為支撐,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的立體式、多維度兜底保障體系,為脫貧攻堅兜底救助工作夯實了政策基礎。

強化政策銜接,出臺兜底救助方案。出臺了《商丘市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方案(試行)》,對做好低保、特困人員、重病重殘人員、困境兒童等7類困難群體實行兜底救助全覆蓋。方案要求,堅持應保盡保、應扶盡扶,堅持分類施保、重點保障,堅持統籌推進、合力保障。

加強醫療救助,防止因病返貧。對經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及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商業保險報銷後的個人負擔費用,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分別按照年度救助限額內不低於70%、80%、90%的比例給予救助。建立了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服務平臺,全市202家醫療機構簽訂了“一站式”結算協議,困難群眾在醫療救助定點醫療機構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就診模式和“一站式”結算,極大方便了困難群眾就醫。

開展即時救助,解決困難群眾急難。出臺即時救助制度,進一步發揮臨時救助在解決群眾急難方面的兜底作用,實行24小時全天候受理,全面優化臨時救助申請審批程序。救助資金在1000元以下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按程序救助後報縣級民政部門備案,救助資金在1000元以上的由縣級民政部門實施救助。

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助力脫貧攻堅。聯合市扶貧開發辦公室下發了《關於引導和支持全市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的意見》,引導社會組織利用自身優勢參與脫貧攻堅,開展溫暖送百家活動,為睢陽區、梁園區、柘城縣等100多戶貧困家庭送去了市場價值6萬多元的慰問物資,發起了“心鄉連”文藝(化)支教下鄉項目,受益困難家庭3000多戶,參加扶貧支教志願者159人次,捐贈書籍等物品價值2.6萬多元。

開展低保精度識別,加強對象聯合排查。截至7月底,全市21.27萬農村低保對象全部排查完畢,動態管理退出6392人,新增低保8494人,全市共有92937名建檔立卡貧困對象納入低保待遇,實現了低保對象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退盡退。

推進“雙百一千”工程,築牢兜底保障基礎。市政府確定的“雙百一千”工程即:改造提升100所敬老院、建設100所社區服務中心、新建1000所農村兒童之家。為切實加強“雙百一千”重點工程建設,市財政局投入2000萬元用於敬老院質量提升,分2018、2019兩個年度完成。截至目前,全市百所敬老院提升已投入資金1.2億元,完成43所,百個社區服務中心已完成61個,千所兒童之家已完成832個,其餘工程全面動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