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經典|躍進渠上一青松(徵文選登)


紅色經典|躍進渠上一青松(徵文選登)


—— 記躍進渠工程指揮部黨委第一書記、指揮長曹鳳卿

安陽縣躍進渠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引漳入安大型水利工程,同引漳入林工程——林縣紅旗渠一樣,被譽為“人工天河”、“紅色經典”。 安陽縣人民苦戰十餘年,在西部缺水山區開山劈嶺,鑿洞架橋,削平300多個山頭,跨越400餘條河澗,終於劈開太行山,引來幸福水。當年十萬民工戰太行、修大渠的壯觀場景,已化為一座座歷史的豐碑。原躍進渠工程指揮部黨委第一書記、指揮長曹鳳卿,更是如同躍進渠崖岸上一棵青松,蒼勁挺立,令人景仰。

曹鳳卿於1935年出生,安陽縣西南石巖村(今屬龍安區龍泉鎮)人。1952年起在當地供銷社工作,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後,在安陽縣馬投澗公社、辛村公社工作。1964年12月,曹鳳卿擔任辛村公社黨委副書記,其上還有公社黨委第一書記、第二書記。1965年6月“小四清”結束後,時年30歲的曹鳳卿從辛村公社黨委副書記崗位上,破格提拔為安陽縣副縣長,主抓水利建設。上任後,他深感使命在肩,責任重大。為確保安全度過即將到來的汛期,他騎著自行車用49天時間,跑遍了全縣的河流、水庫、渠道及大小排水溝,對重點險工地段、洪水流向、排洪涵閘,一一詳加記錄並繪成草圖,熟爛於胸。這對他日後主管全縣水利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從此他被大家稱為“安陽縣的活地圖”。

安陽縣西部山區自古以來缺水嚴重,人民群眾生活貧苦。為改變這種惡劣的生存狀態,安陽縣委、縣政府果斷做出建設引漳入安大型水利工程的決策。因為工程上馬正值1958年大躍進時期,所以得名“躍進渠”。在那個一窮二白的特殊年代,生活艱難,物資貧乏,再加上時政方面的因素,躍進渠工程困難重重,數次擱淺。 1968年9月,安陽縣革命委員會成立。10月18日,縣革委決定躍進渠復工興建,成立躍進渠施工領導小組,機關駐都裡公社上寺坪村。這是躍進渠時隔10年之後再度上馬,全縣幹部群眾都抱定了決戰決勝、不引來漳河水誓不回家的堅定信念。1969年11月,躍進渠施工領導小組改為躍進渠工程指揮部。1970年8月,經縣革委黨的核心小組批准,躍進渠工程指揮部黨的核心小組成立。1972年2月,核心小組撤銷,躍進渠工程指揮部黨委建立。指揮部遷址到都裡公社李珍村,年底又遷到南馬辛莊南地躍進渠分水閘工地。1973年4月,呂太學擔任第一書記(亦稱指揮部政委)。1974年12月至1978年1月,曹鳳卿擔任第二書記(亦稱指揮部副政委)。

紅色經典|躍進渠上一青松(徵文選登)

安陽縣躍進渠同林縣紅旗渠同源,都是引的漳河水,渠口位於林縣古城村西的漳河邊。其總乾渠由林縣古城村渠口至安陽縣李珍村西,長40公里;東干渠順北嶺向東伸,長35公里;南乾渠沿西山腳向南延伸,長72公里。乾渠全長147公里。再加上延伸出的支渠、分渠、斗渠、毛渠,渠線總長達840公里。全渠有鑽山隧洞139個,橋、閘、涵、渡572座,是一項引、蓄、堤、灌相結合的大型水利工程。安陽縣副縣長、躍進渠工程“主力干將”曹鳳卿,同民工們一樣長年奮戰在建設工地上,負責組織勞力上山、籌措資金物資、精心組織施工、協調方方面面關係,被稱為“民工縣長”、“修渠縣長”。

1976年10月後,雖然躍進渠主幹渠建設工程接近尾聲,但是配套工程的工程量仍相當巨大。1977年10月,躍進渠全線竣工後,河南省委第一書記劉建勳、第二書記胡立教,親臨通水大會剪綵,對躍進渠工程給予高度評價。為加快配套工程建設,讓渠水快些潤澤安陽縣乾涸的土地,曹鳳卿起草了《關於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決定》,於當年10月在縣一中召開了全縣三級幹部大會。在會上,曹鳳卿響亮地提出:“乾渠已通水,配套要跟上!奮戰三五年,實現千塘百庫億方水,新打機井一萬眼的奮鬥目標”。當年冬天,安陽縣水利建設再掀新高潮,水庫開工68處,出動打井鑽機114臺,打機井上千口。

1978年1月1984年7月,曹鳳卿擔任躍進渠工程指揮部黨委第一書記、指揮長。1978年春,安陽地區13個縣在安陽縣召開水利建設現場會。1979年秋,曹鳳卿在河南省水利工作會議上,全面介紹了躍進渠配套工程建設及在山區打深井的經驗。崔副省長邊聽邊記邊詢問,並當場表態:“獎勵安陽縣20萬元,支援價值50萬元的紅星鑽機5臺,全省要向安陽縣學習!”

1979年冬,曹鳳卿又以團長兼政委的身份,帶領全縣5萬建設大軍,投入到國家“七五”重點建設項目“衛河治理工程”。為做到衛河治理工程和躍進渠配套工程建設兩不誤,他曾多次在內黃、南樂衛河工地坐陣指揮,晚上回到安陽縣躍進渠古井電站工地,研究解決建站、打井、修庫中的困難問題。古井電站是曹鳳卿主抓的躍進渠重點配套工程。1980年秋竣工典禮時,全省小水電建設現場會在安陽縣召開。曹鳳卿在會上介紹了建站的工作經驗,與會領導給予高度評價。原定省、縣各投資50%的164萬元工程投資,省水利廳領導當場拍板:“躍進渠配套工程任務大,由於縣領導重視,進度快,質量好,為獎勵安陽縣,古井電站的投資由省廳全部解決!”在這次大會上,曹鳳卿榮獲“河南省小水電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

如今,清澈甘甜的躍進渠水已潤澤安陽大地40年,並將繼續澤被後世,造福人民。曹鳳卿等為修建躍進渠而奉獻出智慧和力量的建設者們,創造了歷史,書寫了傳奇,留下了財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科學求實,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躍進渠精神,必將激勵安陽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克難攻堅、闊步前行!

紅色經典|躍進渠上一青松(徵文選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