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踩單車到搭地鐵 40年來東莞人的生活呈「火箭式」躍進

東莞因改革開放而興,因改革開放而強。改革開放40年,東莞各項事業和諧快速發展,社會經濟和民生質量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站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節點上,東莞統計局、東莞調查隊聯合推出東莞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係列統計分析報告,一共12篇,展現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東莞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从踩单车到搭地铁 40年来东莞人的生活呈“火箭式”跃进

俯瞰松山湖。

改革開放40週年東莞系列課題研究報告之三:

《投資建設40載 城市煥發新面貌——改革開放40週年東莞基礎設施建設碩果累累》

改革開放前,東莞作為一個農業經濟還佔據著主要地位的農業縣,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社會投資和城市建設發展緩慢。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改革開放的號角在中華大地吹響,中國向世界打開了國門,也讓自己走向了世界。與此同時,“海納百川,厚德務實”的東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中,創造了一個個亙古未有的經濟奇蹟,譜寫了一曲曲動人心絃的發展樂章。從引進外資到內資為主、從加工貿易到一般貿易、從基礎設施到軟環境建設、從經濟發展到社會和諧,東莞人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許多方面都走在了全國城市發展的前列。2017年投資規模1713億元,是1978年的7447倍,年均增長25.7%。

从踩单车到搭地铁 40年来东莞人的生活呈“火箭式”跃进

大朗長盛片區高空夜景。

【固定資產投資成績斐然】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東莞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方針政策,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推動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投資質量不斷提高、投資環境不斷改善。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約7447倍

改革開放40年來,東莞固定資產投資成績斐然,支撐全市經濟不斷向更高質量發展。1978年,東莞固定資產投資僅0.23億元,到2017年達到1713億元,增長了約7447倍,累計完成投資突破一萬億元,達16917億元。

從投資結構上看,1978年,全市投資主要集中在化學工業和農、林、水利、氣象等一、二產業,幾乎沒有第三產業投資。經過40年改革開放的不斷嘗試和努力,東莞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已成為東莞的支柱產業,第三產業投資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投資結構持續優化。2017年東莞第三產業投資首次突破1000億元,佔全市全社會投資比重超60%,達到62.2%,第三產業投資在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中佔據最大席位。

从踩单车到搭地铁 40年来东莞人的生活呈“火箭式”跃进

東莞民間投資累計完成7861億元

改革開放前,東莞絕大部分投資都由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單位完成,民間投資力量相對薄弱。改革開放後,東莞市認真落實國家和省有關部署,主動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不斷加強和改善政府服務,推動民間資本進入實體經濟、公共服務等更多領域,相繼出臺了《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民營企業經營管理者“111工程”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實行投資項目准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深入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實施重點企業規模與效益“倍增計劃”,大力實施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推廣PPP、BOT等合作模式,積極推動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民間投資,有效激發民間投資潛力和活力。

從2006年開始統計民間投資到2017年期間,東莞民間投資累計完成7861億元,年均增長15%,比同期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高6.6個百分點,其中2016年首次突破1000億元,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也從2006年的34.2%提升至2012年的56.4%,之後比重一直保持50%以上,2017年更是達到了67%。民間投資逐步佔據主導地位,為東莞民營企業發展拓寬了空間、卯足了力量,有效促進東莞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从踩单车到搭地铁 40年来东莞人的生活呈“火箭式”跃进

【舊城改造與新區開放並舉】

改革開放前,東莞只是沿海地區的一個農業縣,經濟基礎較為薄弱,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緩慢。改革開放後,東莞確立了以城市總體規劃為龍頭、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舊城改造與新區開放並舉的城建策略,提出以提升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為導向,統籌推進交通、水利、信息、電力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的基礎設施網絡。通過40年的大規模投資建設,東莞基礎設施服務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城鄉面貌極大改善,人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經濟運行基礎更加牢固,經濟發展潛力不斷增強。

从踩单车到搭地铁 40年来东莞人的生活呈“火箭式”跃进

從踩單車到搭地鐵

40年來東莞人的出行方式“火箭式”躍進

為有力支撐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促進東莞交通高水平崛起,提升城市品質以及居民生活質量,改革開放以來,東莞堅持以基礎設施提升區域優勢,進一步加快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進全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道路交通建設取得了輝煌成就,實現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兩促進、兩提升”,區域樞紐地位不斷提升。

軌道時代開啟新紀元。為實現“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幸福東莞,實現高水平崛起”的城市發展目標,東莞市全面推動軌道交通系統建設,伴隨著穗莞深城際和佛莞城際鐵路動工、虎門高鐵站建成通車、東莞市軌道交通2號線(東莞火車站~虎門火車站)和莞惠城際鐵路正式通車,東莞實現高鐵、城際鐵路、地鐵三大軌道網絡零的突破,東莞正式步入高鐵時代,開啟軌道時代新紀元。

从踩单车到搭地铁 40年来东莞人的生活呈“火箭式”跃进

莞深高速與莞佛高速交匯處。

公路網絡持續優化升級。改革開放後,為進一步完善交通網絡,東莞著力推進高快速公路建設和主幹公路,鎮際、村際聯網路改造,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飛躍發展。截止2017年底,公路通車裡程5262.33km,密度213.9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居全國前列。其中高速公路建設作為重點建設之一,相繼建成廣深沿江高速、博深高速東莞段和常虎高速虎門港支線一期以及從莞高速,2017年底高速公路里程386.79公里,較十年前翻了近一番,東莞“五縱四橫六連”的高速公路骨架網絡基本構建完成。同時東莞還著力整體路網優化升級、加快主幹公路和農村公路改造升級,加強道路養護和重要節點整治,大大地改善了路容路貌,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安全係數。

从踩单车到搭地铁 40年来东莞人的生活呈“火箭式”跃进

宏業貨櫃碼頭。

港口航運跨越式提升。按照“強港口、興產業、育新城”的發展思路,東莞充分發揮緊靠貨源腹地的優勢,加快港口建設,推動航道改造升級,完善集疏運體系,全面提升港口航運運行效率,進一步推動臨港產業集聚發展以及珠三角新興物流城市建設,為實現東莞高水平崛起提供強有力支撐。隨著東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順利開展以及虎門港支線、疏港大道等道路的建成通車,東莞港口航道的優化升級和集疏運體系不斷完善,東莞港整體集疏運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從2013年開始,東莞港成為廣東省繼廣州港、深圳港、湛江港之後,第四個跨入億噸大港行列的新星。

从踩单车到搭地铁 40年来东莞人的生活呈“火箭式”跃进

從“黑臭河”到山青水秀

越來越多東莞人住在花園裡

供水保障能力穩步提升。大力推進“放心水”工程建設,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強水質管理。2015年,東江與水庫聯網供水水源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實現多水源互通互濟和聯合調度;啟動了石馬河河口東江水源保護一期工程,大力推進水廠升級整合、管網更新改造;編制出臺了《東莞市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管理辦法》、《東莞市城市供水管理辦法》等規章,完成了全市二次供水設施普查及供水管網普查工作。

防洪排澇系統不斷完善。“十二五”期間,全市四批次共513宗的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463宗,全市主要江河防洪減災體系基本形成;市區一、二、三期內澇整治工程基本完成,著力提升排澇應急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了我市應對內澇突發事件的指揮協調能力和實際處置能力。

从踩单车到搭地铁 40年来东莞人的生活呈“火箭式”跃进

寧洲汙水處理廠沉澱池。

水汙染治理常抓不懈。水汙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已達成社會共識,2015年,東莞制定《加快推進全市水汙染治理工作(2015-2017年)行動計劃》;2017年,東莞市委市政府更是把水環境治理工作列入更高水平發展十大行動計劃,將建成500公里截汙次支管網作為年度十件民生實事之一,統籌大力推進環境汙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全市水環境質量。2017年,東莞全市新建截汙次支管網767.81公里,是“十二五”期間和2016年共6年時間建成總數的1.5倍;全市列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督辦的10條黑臭水體中的7條已消除黑臭;2017年全市納入整治計劃的75條內河涌中,有73條已動工整治,同時,在全市範圍內全面鋪開44條重汙染河涌整治工作,茅洲河、石馬河等重點流域整治也紮實推進。

从踩单车到搭地铁 40年来东莞人的生活呈“火箭式”跃进

基本實現城鄉100%光纖覆蓋

保持全省領先地位

東莞堅持把信息化建設作為推動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舉措,大力推進全市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建設,相繼發佈了《東莞市2004-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規劃》以及《東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規劃(2012-2020年)》,信息化基礎設施整體能力得到不斷完善和提升,進一步發揮了信息化的支撐和帶動作用,推進信息化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升城市綜合水平和競爭力。

2015年,東莞率先進行全市範圍的光纖寬帶改造,經過兩年光網城市的建設,東莞全市電信網絡實現100%光纖到小區,行政村100%光纖到村,廣播電視網絡實現100%光纖到樓,基本實現城鄉100%光纖覆蓋,寬帶傳輸網絡建設保持全省領先地位。除此之外,無線信號已覆蓋全部市區、郊區、鄉鎮中心、重要交通幹道及重要旅遊風景區,4G網絡覆蓋率達100%。

从踩单车到搭地铁 40年来东莞人的生活呈“火箭式”跃进

電網升級再升級

與“黑燈瞎火”說再見

2014年以來,東莞在全省內率先啟動實施電網規劃建設“大會戰”,大大加快了電網建設步伐,為東莞經濟的高速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自啟動電網規劃建設“大會戰”以來,東莞電網運行更安全可靠,輸電能力明顯增強,變電站佈局更趨合理。截止2017年底,東莞電網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有185座,輸電線路的長度達到4594公里;已形成以500千伏東莞、橫瀝、莞城、水鄉、縱江變電站和寶安站(深圳)為中心的6大供電區域,電網供電能力和安全運行水平大幅提高。同時,電力“卡脖子”問題有效緩解,“大會戰”先後解決了21條線路電力“卡脖子”問題,電網滿載過載、電網風險不斷減少,為軌道交通2號線、莞惠城軌松山湖牽引站、國貿中心、華為終端總部、中集集團、中國電子產業園、東城萬達等一批重大項目提供可靠供電保障。

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製造中心、建設廣深科技走廊,2017年,東莞再次啟動“電網升級行動”,印發《東莞市電網升級行動計劃(2017-2020年)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全市配電網可轉供電率、配電網自動化覆蓋率、分佈式光伏項目接入率、智能電錶覆蓋率均實現100%,建成“安全、可靠、高效、綠色”的東莞智能電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