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里的十句经典治国名言,为政之道,重在修身克己!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史学名著。该书记载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的史实,对太宗君臣安邦治国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1、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讨厌坏的,喜欢好的,就像冲掉浊流、疏扬清流一样。以比喻修辞法说明执政要惩恶扬善的重要性。

2、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务农》记唐太宗语。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衣食温饱为根本。凡是要解决老百姓的衣食温饱问题,要以不违农时为根本。

《贞观政要》里的十句经典治国名言,为政之道,重在修身克己!

此言乃强调国家、人民的根本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3、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刑法》。大最明察的人是不会偏察一隅而不及其余的,最公正的人办事是不会偏袒自己的亲属的。为政执法者最高的思想境界是明察秋毫、大公无私。

4、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杜如晦对于当时军国大事,分析判断如同流水般明快敏捷,深为当时同辈所折服。

《贞观政要》里的十句经典治国名言,为政之道,重在修身克己!

5、克终者鲜,败亡相继,其故何哉?所以求之,失其道也。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能够做到善终的君王非常少,国家衰败倾覆相继发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寻找君王们相继亡国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遵行治国之道啊。

6、树至德于生前,流遗爱于身后。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树:建立。至德:最高境界的道德。立高德于生前,洒遗爱于后世。

《贞观政要》里的十句经典治国名言,为政之道,重在修身克己!

此乃唐太宗教导太子诸王加强道德修养的劝诫语。

7、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但凡大事都是起于小事。小事如果不在乎,日积月累发展成大事,就来不及补救了。国家倾覆灭亡,无不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8、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当国君的法则,必须先考虑百姓,让百姓生存下去,如果损害百姓的利益来奉养自己,那就像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自己的肚子,肚子是饱了,人却死了。

9、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国君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

《贞观政要》里的十句经典治国名言,为政之道,重在修身克己!

所以,人君如果广泛听取并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可以无阻碍地上达,权贵重臣也无法蒙上蔽下了。

10、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引唐太宗语。病人觉得病好了,这时越要注意养护,如果有所触犯,病情复发,必然导致病人死亡。治国也是这个道理,天下稍稍安定了一点,尤其要小心谨慎,如果有小功就骄奢淫逸起来,必然导致败亡。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治国安邦的心得体会,以病人初愈比喻天下稍安,强调治国要小心谨慎的道理,形象生动,说服力极强,体现出了一代明君的风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