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記者敲詐勒索?依法懲治!

據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針對基層幹部群眾深惡痛絕的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和新聞敲詐等不法行為,“掃黃打非”部門開展“秋風2018”專項行動予以嚴打。今年1至8月,全國共查辦“三假”刑事案件80多起,依法懲治一大批借媒體報道、網絡曝光為名,危害企業和群眾利益、實施敲詐勒索的人員。17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集中曝光了10起“三假”典型案件。

——山西呂梁“1·16”曹某某假冒記者詐騙案。曹某某謊稱先後在全國生態文明記者行組委會、中國產業報協會、中國環境報道網新聞調查部等單位工作,以幫助調動工作、承攬工程項目等為名,騙取呂梁市某單位工作人員張某某現金100餘萬元。今年8月,呂梁汾陽市人民法院判決曹某某有期徒刑6年,罰金5萬元,並退回全部詐騙所得。

——山東濱州“4·15”假冒記者案。自2015年以來,張某假借“某某報濱州部主任”“某某網記者”等身份,組織多人到濱州各縣區、德州寧津縣、濰坊青州市等地“採訪”,敲詐相關企業、單位,共作案60餘起,涉案金額300餘萬元。

——陝西榆林“3·15”假記者敲詐勒索案。今年3月15日,榆林神木市公安局接群眾舉報,有人自稱《法制教育週刊》《旅遊商報》記者在神木市一煤礦對超載煤車進行拍照後,以報紙採編的名義對煤礦企業敲詐勒索。經查,犯罪嫌疑人霍某某、王某、楊某3人假冒記者多次作案勒索錢財,涉案金額計3萬元。目前,3人已被批捕,該案在進一步審理中。

——陝西榆林“8·30”自媒體人敲詐勒索案。從2013年起,麻某某利用所謂自媒體人身份進行新聞監督,以生產違規等問題為由,敲詐勒索企事業單位及個人24起,涉案91.3萬餘元。8月30日,神木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其批准逮捕。

——陝西銅川“8·24”假記者敲詐勒索案件。今年3月,吳某某、馮某某等人冒用“山西日報當代網”記者名義,以宜君縣重點項目宜白公路存在質量問題為由向施工企業施壓,迫使企業負責人王某繳納11萬元“宣傳費”。目前,2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陝西咸陽“7·10”假記者新聞敲詐案。今年7月,李某某、黃某某開著印有“陝西傳媒網手機客戶端”字樣的車輛,持有“陝西廣播電視報第一生活黃偉主任記者”名片,約咸陽興平市某村黨支部書記見面,以刪除“某村黨支部書記打擊報復村民撤銷其黨員資格”等失實網帖為由,要求其贊助報社2萬元。當晚,黃某某被興平市公安局抓獲。經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黃某某在同案中共詐騙2.3萬元,兩人已被刑事拘留。

——陝西安康“5·29”假記者敲詐勒索案。今年5月,安康市嵐皋縣公安局接群眾舉報,有兩名自稱記者的男子以曝光沙船亂採濫挖為名進行敲詐。經查,唐某、曹某對其冒充“中國發佈網”記者敲詐沙船船主2000元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同時供述曾夥同毛某、陳某等人敲詐其他兩個沙場2.4萬元。經查,毛某為“中國發佈網”信息員,其他4人均為社會閒散人員,冒充記者連續作案3起,涉案金額計2.6萬元。

——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劉某某假冒記者詐騙案。犯罪嫌疑人劉某某自稱《中國廉政》《正風報道》《市場信息報》等多家媒體記者,以無需參加考試就能辦理駕駛證為由,騙取受害人張某某6100元。今年7月,劉某某在白城落網,現場搜出多本偽造的記者證。目前,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中。

——河南南陽唐河縣假記者團夥案。今年4月以來,犯罪嫌疑人谷某某、柯某某、吳某、高某某形成團伙,先後在洛陽和唐河縣等地假冒新聞記者,以配合上級部門開展環保檢查、曝光企業環保問題為由,對當地多個石子廠、磚廠、養殖場等實施敲詐勒索,涉案金額1萬餘元。6月7日,4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抓獲。

——浙江衢州餘某某等人新聞敲詐勒索案。經查,謝某某在推銷徵訂某正規雜誌時發現,宋某某負責的工廠存在環境汙染問題,企圖藉機敲詐勒索,於是將信息告訴餘某某、葉某某。兩人分別冒充《人民日報》“民生週刊”記者和最高檢《方圓》雜誌社浙江區負責人,前往工廠宣稱欲曝光。後謝某某從中調解,雙方達成一致,以好處費15000元解決該事,3人平均分贓5000元。目前,3人已被刑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