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看守所所長的鐵骨柔情

李建平,男,漢族,1965年4月生,陝西宜君人,中共黨員,宜君縣看守所所長。從警多年,他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無私付出,是大家公認的好民警。他總說:“我這一輩子最欣慰的就是對得起這身警服,只要我還在崗一分鐘,我就要踏踏實實幹好這60秒。”2018年6月,榮獲“陝西好人”稱號。

一名看守所所長的鐵骨柔情

愛崗敬業,細處著眼“想點子”

2013年,李建平擔任看守所所長時,他發現民警業餘文化生活單調乏味,民警普遍士氣低沉,這讓本就枯燥的工作更加缺乏激情與活力。他決心“想點子”徹底改變現狀。他以“忠誠、責任、紀律、作風”教育為載體,大力實施文化強警戰略,先後投入資金25萬元,建起了文化走廊、文化展示室,製作張貼積極向上、陶冶情操的標語10幅,名言警句20條,書畫作品8幅。

同時,他積極組織民警參加業餘文化活動,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他利用節假日、週末等休息時間,跑前跑後,請輔導老師,編排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節目。他們自編、自排的小品《改行》先後在市、縣演出,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

為了工作,他經常加班加點,甚至在父親病重、生命垂危的關鍵時刻,身為家中長子的他,卻忙於三級看守所的創建工作連值好幾天,沒有見上父親最後一面,這讓他一生心存愧疚。在看守所工作的10年間,每個春節,他都是在看守所值班。至於加過多少班,熬了多少個不眠之夜,連他自己也無法說清。他總說:“我這一輩子最欣慰的就是對得起這身警服,只要我還在崗一分鐘,我就要踏踏實實幹好這60秒。”

一名看守所所長的鐵骨柔情

履職奉獻,通盤考慮“找路子”

工作中,李建平紮實履職、甘於奉獻,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樹立了“忠誠、實幹、擔當”的好榜樣。

看守所在外人眼中,通常是“一看二守三送走”,為改變這種印象,他積極為單位“找路子”。通盤考慮看守所現狀後,他提出創建全省“五化建設”先進單位的想法,並於2016年創建成功。同時,他集中開展業務技能教育培訓,全面提升綜合素質及執法水平;他建立民警日常紀律規範和管理考核辦法;他定期與民警交流談心,組織開展廉政教育活動,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全所實現了連續10年民警、協警、工勤人員零違紀。

在看守所工作的10年時間,順利完成辦公區及監區維修改造工程,建成規範配備齊全的在押人員醫務室,不斷加強對所內環境的美化、綠化工作,打造園林式的監管場所;大力開展人性化管理工作,整體打造規劃所內監區文化,引導在押人員重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公安部第三督導組的檢查中,宜君縣看守所綜合排名第一。

一名看守所所長的鐵骨柔情

一絲不苟,工作從不“出岔子”

李建平能夠在工作中深挖犯罪嫌疑人的餘罪和犯罪線索。工作10年多的時間裡,他共深挖各類有價值的犯罪線索30餘條,協助辦理各類刑事案件30餘起。他平時喜好記筆記,詳細記錄在押人員的基本情況、體貌特徵、社會關係、案件情況等,隨身攜帶的筆記本成了“小寶書”,辦案人員經常到他這裡查找資料,他被大家戲稱為公安局的“情報資料室”。

因細緻的工作,他讓嫌犯“動了心”、因細緻的工作,他讓嫌犯“動了情”、因細緻的工作,他讓嫌犯“減了刑”。宜君縣看守所連續5年被公安部評為全國二級看守所,連續十年實現安全無事故,榮獲全省看守所“五化建設”先進單位、全省看守所“規範化執法”先進單位……這些榮譽,是李建平向黨和政府交出的答卷,令人振奮,讓人鼓舞。而正是他一絲不苟、嚴謹細緻的付出,才取得這些彌足珍貴的榮譽。(王娜娜)

一名看守所所長的鐵骨柔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