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看守所所长的铁骨柔情

李建平,男,汉族,1965年4月生,陕西宜君人,中共党员,宜君县看守所所长。从警多年,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无私付出,是大家公认的好民警。他总说:“我这一辈子最欣慰的就是对得起这身警服,只要我还在岗一分钟,我就要踏踏实实干好这60秒。”2018年6月,荣获“陕西好人”称号。

一名看守所所长的铁骨柔情

爱岗敬业,细处着眼“想点子”

2013年,李建平担任看守所所长时,他发现民警业余文化生活单调乏味,民警普遍士气低沉,这让本就枯燥的工作更加缺乏激情与活力。他决心“想点子”彻底改变现状。他以“忠诚、责任、纪律、作风”教育为载体,大力实施文化强警战略,先后投入资金25万元,建起了文化走廊、文化展示室,制作张贴积极向上、陶冶情操的标语10幅,名言警句20条,书画作品8幅。

同时,他积极组织民警参加业余文化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他利用节假日、周末等休息时间,跑前跑后,请辅导老师,编排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节目。他们自编、自排的小品《改行》先后在市、县演出,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为了工作,他经常加班加点,甚至在父亲病重、生命垂危的关键时刻,身为家中长子的他,却忙于三级看守所的创建工作连值好几天,没有见上父亲最后一面,这让他一生心存愧疚。在看守所工作的10年间,每个春节,他都是在看守所值班。至于加过多少班,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连他自己也无法说清。他总说:“我这一辈子最欣慰的就是对得起这身警服,只要我还在岗一分钟,我就要踏踏实实干好这60秒。”

一名看守所所长的铁骨柔情

履职奉献,通盘考虑“找路子”

工作中,李建平扎实履职、甘于奉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立了“忠诚、实干、担当”的好榜样。

看守所在外人眼中,通常是“一看二守三送走”,为改变这种印象,他积极为单位“找路子”。通盘考虑看守所现状后,他提出创建全省“五化建设”先进单位的想法,并于2016年创建成功。同时,他集中开展业务技能教育培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及执法水平;他建立民警日常纪律规范和管理考核办法;他定期与民警交流谈心,组织开展廉政教育活动,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全所实现了连续10年民警、协警、工勤人员零违纪。

在看守所工作的10年时间,顺利完成办公区及监区维修改造工程,建成规范配备齐全的在押人员医务室,不断加强对所内环境的美化、绿化工作,打造园林式的监管场所;大力开展人性化管理工作,整体打造规划所内监区文化,引导在押人员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公安部第三督导组的检查中,宜君县看守所综合排名第一。

一名看守所所长的铁骨柔情

一丝不苟,工作从不“出岔子”

李建平能够在工作中深挖犯罪嫌疑人的余罪和犯罪线索。工作10年多的时间里,他共深挖各类有价值的犯罪线索30余条,协助办理各类刑事案件30余起。他平时喜好记笔记,详细记录在押人员的基本情况、体貌特征、社会关系、案件情况等,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成了“小宝书”,办案人员经常到他这里查找资料,他被大家戏称为公安局的“情报资料室”。

因细致的工作,他让嫌犯“动了心”、因细致的工作,他让嫌犯“动了情”、因细致的工作,他让嫌犯“减了刑”。宜君县看守所连续5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二级看守所,连续十年实现安全无事故,荣获全省看守所“五化建设”先进单位、全省看守所“规范化执法”先进单位……这些荣誉,是李建平向党和政府交出的答卷,令人振奋,让人鼓舞。而正是他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付出,才取得这些弥足珍贵的荣誉。(王娜娜)

一名看守所所长的铁骨柔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