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以後的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號康熙,是順治的第三子,母親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一生平三藩,滅鰲拜,徵沙俄,收臺灣,三徵葛爾丹,為中國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奠定了清朝興盛的基礎,被學者稱為“千古一帝”。

康熙一生共有兒子35人,晚年間,其中的9個皇子參與了皇位的爭奪,最後四阿哥胤禛勝出,在康熙駕崩後,繼承皇位,年號雍正。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所謂成王敗寇,皇室亦是如此。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歷朝歷代的皇位爭奪都是常演出的戲碼,勝出者繼承皇位,接受萬國來朝,而失敗者……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康熙的那些沒能繼承皇位的兒子,到底經歷了一些什麼。


那些未長成的皇子

康熙的35個兒子中,最終只有20個兒子活到成年,另外的15個兒子全部夭折。康熙諸子初隨“承”、“保”、“長”等字、後均隨“胤”字。之後雍正帝胤禛即位後,為避帝王名諱,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

皇子愛新覺羅·承瑞,是康熙皇帝的第一個兒子,生於康熙六年九月二十日,即公元1667年8月8日,生母為榮妃馬佳氏,康熙九年五月,即公元1670年4月殤。

皇子愛新覺羅·承祜,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個兒子,也是其真正的嫡長子,生於康熙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即公元1670年1月4日,生母為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十一年二月初五日,即公元1672年3月3日,因染病幼殤,年僅兩歲。

皇子愛新覺羅·承慶,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個兒子,生於康熙九年,即公元1670年的閏二月初一,生母為惠妃那拉氏,康熙十年,即公元1671年四月,因染病幼殤。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皇子愛新覺羅·賽音察渾,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個兒子,生於康熙十年,即公元1671年十二月二十五,生母為馬佳氏,康熙十三年正月二十九,因病早殤。賽音察渾為蒙古名,是康熙所有兒子中唯一一個擁有蒙古名的孩子。在康熙的諸子之中,賽音察渾這個名字是最特殊的,這個名字是孝莊太后為他取的,原因一來督促康熙謹記喀爾喀草原之大事,二來也希望這個曾孫子可以像土謝圖賽音汗察渾多爾濟一樣強壯。

皇子愛新覺羅·長華,是康熙皇帝的第六個兒子,生於康熙十三年四月初六,即公元1674年,生母是榮妃馬佳氏。康熙皇帝的第六個兒子,只活了一天,出生當天變去世。

皇子愛新覺羅·長生,是康熙皇帝的第八個兒子,生於康熙十四年六月二十,生母為榮妃馬佳氏,康熙十六年三月,早殤。

皇子愛新覺羅·萬黼,是康熙皇帝的第九個兒子,生於康熙十四年十月初八,生母為貴人那拉氏,康熙十八年正月,早殤。

皇子愛新覺羅·胤禶,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二個兒子,生於康熙十八年二月二十,生母為貴人那拉氏,康熙十九年四月,早殤。

皇子愛新覺羅·胤祚,是康熙皇帝的第十四個兒子,生於康熙十九年二月初五,生母為孝恭仁皇后(德妃烏雅氏),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十四殤,年僅六歲。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皇子愛新覺羅·胤䄔,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九個兒子,生於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生母為貴人郭絡羅氏,康熙二十三年六月殤。

皇子愛新覺羅·胤禌,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個兒子,生於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初七,生母是宜妃郭絡羅氏(就是《康熙微服私訪記》裡那個宜妃),康熙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五,因病夭折。

皇子愛新覺羅·胤禨,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四個兒子,生於康熙三十年正月二十六,同年三月初一殤,生母是平妃赫舍里氏。

皇子愛新覺羅·胤祄,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八個兒子,生於康熙四十年八月初八,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病逝。

皇子愛新覺羅·胤禝,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九個兒子,生於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初五,生母為高氏,康熙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殤。

皇子愛新覺羅·胤禐,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十五個兒子,生於康熙五十七年二月,當日殤,生母為貴人陳氏。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那些參與奪嫡的皇子

九子奪嫡,是指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

大阿哥愛新覺羅·胤褆,原名愛新覺羅·保清,是康熙皇帝的第五個兒子,庶長子,生母為惠妃那拉氏,因康熙皇帝的前四個兒子皆殤,故為皇長子。生於康熙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薨。胤褆在諸皇子中是比較聰明能幹的,後因魘咒廢太子胤礽,謀奪儲位被削爵囚禁二十六年。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二阿哥愛新覺羅·胤礽,原名愛新覺羅·保成,是康熙皇帝的第七個兒子,生母為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是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胤礽自幼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且數次監國,政績不俗。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胤礽因罪被囚鹹安宮,同年十二月被釋,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被複立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再次被廢黜,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薨於鹹安宮,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黃花山。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祉,康熙皇帝的第十個兒子,生於康熙十六年三月,生母是榮妃馬佳氏。胤祉無論是文學還是書法,亦或是騎射,在康熙的眾皇子裡面,表現都是很突出的,備受康熙皇帝的喜愛。康熙三十七年三月,被封誠郡王,因與太子胤礽關係素來和睦而博得康熙皇帝的好感,在復立胤礽為皇太子的同時,胤祉被晉封為和碩誠親王。然而,也正是因為其與廢太子胤礽素來和睦,雍正即為後,將胤祉發配至遵化的馬蘭峪為康熙守陵,後被幽禁於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閏五月十九日,病逝。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是康熙皇帝的第十六個兒子,生母為良妃衛氏,其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但是在第一次廢太子時,胤禩與其同黨躍躍欲試,康熙對其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胤禩的個人威望以及其黨羽勢力元氣大傷,但是其始終都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雍正四年,被胤禛以各種藉口削爵囚禁,當年九月薨。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九阿哥愛新覺羅·胤禟,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個兒子,生母是宜妃郭絡羅氏,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受封固山貝子,入正藍旗。胤禟自幼聰敏好學,十分熱愛外國文化和西學,且為人慷慨大方,重情重義,是皇八子和皇十四子的大力支持者,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胤禛即位後,雍正三年七月,被削爵,雍正四年初,被削除宗籍,同年八月,被定罪二十八條,暫交直隸總督李紱監禁,最終被折磨致死。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十阿哥愛新覺羅·胤䄉,是康熙皇帝的第十八個兒子,生於康熙二十二年,生母溫僖貴妃鈕鈷祿氏(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康熙四十八年十月被封為敦郡王,因與胤禟、胤禵支持皇八子胤禩爭奪皇太子之位,在雍正即位後的二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至乾隆二年被釋放,授輔國公品級,乾隆六年病逝。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十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祥,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二個兒子,生於康熙二十五年,生母為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是奪嫡中胤禛的得力助手,並最終助胤禛奪得皇位。雍正即位後,胤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出任議政大臣。因其對雍正朝的治績貢獻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也就是鐵帽子王,是清朝有史以來的第九位鐵帽子王。雍正八年五月初四薨,配享太廟。胤祥是清朝裡唯一一位不用避皇帝諱的臣子。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十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禵,又名胤禎,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三個兒子,生於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雍正帝的同母弟弟,生母為孝恭仁皇后,但是其卻是八阿哥胤禩一黨的重要成員,也正是因為如此,雍正三年,允禵被削去王爵,降為固山貝子,雍正四年初,被囚禁於景山壽皇殿,直至乾隆即位不久才重獲自由,至乾隆二十年薨。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其他皇子

皇五子愛新覺羅·胤祺,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個兒子,生於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生母為宜妃郭絡羅氏。康熙三十五年,率領正黃旗大營,隨康熙出征葛爾丹,康熙三十七年,被封多羅貝勒,康熙四十八年晉封為和碩恆親王,雍正十年閏五月十九日薨。

皇七子愛新覺羅·胤祐,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五個兒子,生於康熙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生母為成妃戴佳氏,康熙三十五年,率領鑲黃旗大營,隨康熙出征葛爾丹,康熙三十七年,晉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晉封為多羅淳親王,雍正元年四月晉封為和碩淳親王,雍正八年四月二日薨。

皇十二子愛新覺羅·胤祹,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一個兒子,生母為定嬪萬琉哈氏,由蘇麻喇姑撫育。康熙四十八年被封固山貝子,康熙六十一年被封多羅履郡王,雍正十三年晉封和碩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七月薨。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皇十五子愛新覺羅·胤禑,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五個兒子,生於康熙二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母為順懿密妃王氏,由德妃撫養。雍正四年五月,封貝勒,雍正八年二月,晉封郡王,雍正九年二月初一薨。

皇十六子愛新覺羅·胤祿,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六個兒子,生於康熙三十四年六月十八日,生母為順懿密妃王氏。愛新覺羅·胤祿一生精數學,通音律,參與編修《數理精蘊》。乾隆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薨。

皇十七子愛新覺羅·胤禮,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七個兒子,生於康熙三十六年三月初二,生母為純裕勤妃。雍正元年被封果郡王,雍正六年晉封親王。雍正去世前,胤禮與莊親王胤祿,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領侍衛內大臣豐盛額、訥親,內大臣戶部侍郎海望入受顧命。乾隆三年二月薨。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皇二十子愛新覺羅·胤禕,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四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出生,生母為襄嬪高氏。雍正四年被封為固山貝子,雍正八年晉封為多羅貝勒,乾隆二十年正月初九薨。

皇二十一子愛新覺羅·胤禧,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十一個兒子,生於康熙五十年正月十一。胤禧字謙齋,號紫瓊,亦作紫噊,別號紫瓊崖道人、春浮居士等,清代畫家、書法家、詩人,能詩善畫,書畫兼長,著有《花間堂詩抄》8卷、《紫瓊巖詩抄》3卷等多部詩文著作,乾隆二十三年五月薨。

皇二十二子愛新覺羅·胤祜,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十個兒子,生於康熙五十年十二月初三,生母為謹嬪色赫圖氏。雍正八年被封固山貝子,雍正十二年晉封多羅貝勒,乾隆九年正月初四薨。

皇二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祁,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十三個兒子,生於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母為石氏。雍正八年被封鎮國公,雍正十三年,晉封多羅貝勒,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七日薨。

皇二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秘,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十四個兒子,生於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十六日,生母為陳氏。雍正十一年,封和碩諴親王,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康熙剩下的兒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最終勝利的皇子

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一個兒子,生於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即清世宗,生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康熙三十五年,隨康熙遠征葛爾丹,掌管正紅旗大營,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晉封和碩雍親王。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駕崩,九子奪嫡中的最終勝利者胤禛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為雍正。

即位後,雍正皇帝重用十三阿哥胤祥,協助自己鞏固帝位。雍正二年四月,對胤禩本人聲罪致討,說他“肆行悖亂,幹犯法紀,朕雖欲包容寬宥,而國憲具在,亦無可如何,當與諸大臣共正其罪”,將其削宗籍並圈禁,同時,胤禟被削宗籍和圈禁,皇十子胤䄉被圈禁,皇十四子胤禎(胤禵)先是派去守陵,再後來也被圈禁,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后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圈禁。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即公元1735年10月8日,駕崩,葬於清西陵的泰陵,其皇位傳於皇四子寶親王愛新覺羅·弘曆。


如果您對以上內容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指點,以便小編更好的學習改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