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英作品鑑賞

何家英作品鑑賞

何家英,1957年出生於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術學院繪畫系學習中國畫,198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當代工筆畫協會副會長、天津美術學院何家英工筆畫研究所所長、天津畫院名譽院長、天津美術館名譽館長。 曾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中宣部“四個一批”文藝人才、2012年在巴黎盧浮宮“2012沙龍展”中獲繪畫類金獎等榮譽。擅長當代工筆人物畫創作。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繫馬嵬》、《秋冥》、《舞之憩》、《楊開慧》等。

何家英作品鑑賞

何家英為中國工筆人物畫向當代性的轉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創造性地借鑑了中國工筆畫的傳統和西畫中嚴謹紮實的造型技法,結合當代人的審美觀點,創作出一大批洋溢著時代氣息的作品。讀他的畫,會從中找到一種真誠細膩的激情和夢幻般的理想色彩。

何家英作品鑑賞

何家英在工筆畫領域能取得重大成就,自然與他獨特的創作理念分不開。在他眼裡,繼承傳統和創新其實是“一事兩步”,哪一個都不能丟,丟了一個也就丟了另一個,真有傳統者總想為創新開路,真求創新者不會拿傳統祭刀。他的這一思路既是對當下中國畫領域的時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對自己創作的要求。他力求在東西方不同的傳統中探求相同的規律、彼此的契合點。

何家英作品鑑賞

何家英除了對傳統有著獨到的認識外,對中國畫吸收西畫營養的方式也有自己的見解。他反對那種只吸收概念,只做表面文章的做法,借鑑具體方法解決問題。 他的探索找到了一種藝術與市場的最佳結合點,從而給人們以啟迪。努力開拓,不斷創新,兼融百家,自備一格。

何家英作品鑑賞

潘天壽先生認為:中國的、西方的、日本的、印度的、現代的、古典工筆畫本來不宜太大,但他發現日本的浮世繪美人畫尺寸並不小,效果也不錯,卻陷入到要市場還是要藝術的兩難抉擇中,何家英的作品卻以其雅俗共賞、韻味綿長獲得“雙贏”,或許他的探索找到了一種藝術與市場的最佳結合點。

何家英作品鑑賞

解讀何家英 錢海源(廣州)

在我看來,何家英是當代美術界為幾代中國美術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何家英做人和從藝都是中國美術正能量的代表。由於何家英在中國畫工筆和寫意畫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其影響力已超越美術界,在社會上引起人們廣泛關注,被清華美院史論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美術史論家陳池瑜稱讚為“何家英現象”。

何家英作品鑑賞

我認為:要做到能較為準確地解讀何家英的人生和藝術,解讀“何家英現象”,應當把何家英和他的中國畫工筆和寫意人物畫藝術,放在中國歷史人文和社會現實生活背景中,去進行深入細緻和全面的研究,因為何家英的人生成長和他藝術成就的取得,都是與當代中囯整個社會變革、文化和藝術發展緊密相關的。這樣做,既有助於正當盛年的何家英能在以往的豐碩成果基礎上,開創更新更大的藝術成就,也更有利於推動整個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

何家英作品鑑賞

鍾增亞預言“何家英前途無量”

坦誠地說,被公認為是當代中國畫工筆的領軍人物,著名畫家何家英的藝術和他的名字,最初進入我們的視野並一直成為我所看重的藝術家,始於1980年他創作的水墨寫意中國畫《春城無處不飛花》。我記得,當時作為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的老同學、著名中國畫寫意人物畫家鍾增亞,在與我一起品讀何家英這幅畫時說:“創作《春城無處不飛花》的天津美院的青年畫家何家英,年方23歲,可他就畫得這麼好。從何家英這幅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堅持藝術服務於時代和人民的正確方向,認真深入生活。為畫好此幅畫,他畫了很多速寫,畫中的每一個人物都生動地用筆墨塑造得有血有肉,在筆墨技法表現上嫻熟靈動,可見這個年輕人的基本功紮實且又勤奮好學,善於從前人和當今著名畫家的作品中去吸取營養精華,充實而積澱自身。在何家英這幅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學習著名畫家黃胃和石齊的影子。可以預言,何家英將是個前途無量的青年畫家。”我欣然贊同這段評價。

何家英作品鑑賞

名家學者蜂湧評價何家英的啟示

何家英的人生與藝術,都是一面明鏡,能照出當代那些憑藉市場經濟大潮,混跡文壇藝苑,搞新的假、大、空,搞招搖撞騙的假“名家”與假“大師”的嘴臉。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靠不懂藝術的寫手或小報記者胡吹亂捧,而找不出幾位真正的業內專家為他們寫的評價文章。因此,出現了一個這樣奇特的現象:有的“大師”或“大家”之流,雖然在社會上“威名四海”,可業內卻對他們嗤之以鼻。

何家英作品鑑賞

而何家英既是社會名聲大,其作品也受到人們的喜愛,又為業內專家好評。自上世紀80年代初何家英在美術界初露頭角始,就成為美術界眾多的著名美術家和美術理論家追蹤關注和研究的對象。僅從2011年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畫家文獻全集何家英》專集中,竟收錄了三十多位著名美術家和美術評論家評論和研究何家英的文章。此乃美術界所罕見。

何家英作品鑑賞

原中國美協副主席、天津市美協主席、著名油畫家秦徵在精彩的短文《至大至美》中寫道:“何家英其畫其人,天賦澄明,心地清純”,“藝術的聲價,至大至美,以一當十。”

清華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美術史論家陳池瑜說:“我想談的是何家英的工筆畫在當代畫史上的作用和意義。何家英從80年代以來,在工筆畫的創作上,一直都有追隨者,包括今天的展覽和會議都可以稱為‘何家英現象’”。“我認為一個藝術家在社會上能引起這樣的效應,我稱其為‘何家英現象’,是非常了不起的。” 陳池瑜先生接著說:“在中國20世紀繪畫史裡最有名的畫家或者能稱其為大師的全都是水墨畫家,例如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而在工筆畫領域裡卻沒有產生一位工筆畫大家的,這是一個遺憾的問題、一個不平衡的發展。在20世紀最後的20年,由於何家英的出現,改變了水墨畫、寫意畫大一統的天下,為中國畫在創作生態環境上的平衡起了很大的作用。在20世紀末造就了何家英這個繪畫天才,我覺得他在當代繪畫史上,對工筆人物畫的貢獻是巨大的,對工筆畫的復興起到了促進推動作用。”

何家英作品鑑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