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迳古道——八十一条古道之第二

乌迳古道的开通远早于梅岭古道,正所谓“庾岭未开,南北通衢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乌迳古道由南雄县城溯昌水而上约65公里可抵乌迳,然后转陆路经田心、松木塘、鹤子坑、鸭子口、迳口圩等地达江西信丰,再从九渡圩下桃江、入章水,可远至闽南、江南或中原,为粤盐、赣粮、闽茶运销之路。

大庾岭路(即梅岭古道)开通后,大宗货物从梅关入赣,但仍有贩夫走卒穿梭于乌迳古道之上,道旁牙行、商铺林立,繁华依旧。明清时期,乌迳古道更加繁忙,成为粤盐北运的重要通道。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每日来往于乌迳道的牛车约100辆,往来于南雄至乌迳新田的木帆船约500艘。直至民国时期,这里水运还相当发达,南北客商云集乌迳,为南雄县第一大墟市。

乌迳古道——八十一条古道之第二

水城石道

在交通带动下兴起的村落、城镇不计其数,享有“西晋第一村”美誉的新田村先祖便是循着乌迳古道,一路南行落户于此的。“先有新田李,后有乌迳镇”,自建村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近村的新田码头泊位深阔,直通新田圩河边各商行,“日屯万担米,夜行百只船”,商贸之繁荣可见一斑。如今村头近千年树龄的古榕参天蔽日,村中青砖瓦房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庭院台阁数不胜数。唐、宋、元、明、清五朝建筑散布其间,从唐代到明代的40多座祠堂、照壁、书院等古建筑保存较好,唐代的砖雕、宋代的斗拱、清代的木雕随处可见。村中的古井虽历千年风霜,井壁爬满青苔,麻石砌就的井台已被岁月的年轮打磨得滑腻光亮,但井水依旧清甜甘冽,泽惠着新田子孙。古村落据说是古代中原人在南雄的第一个聚居地,又经近千年的过境贸易的滋养,其历史文化甚至比珠玑巷更为古老、丰富,许多风物民情保存完好,堪称一座鲜活的民俗博物馆。

除了村镇外,还有堡寨。水城位于乌迳圩东南约1公里处,是古道沿线最为典型的堡寨建筑之一。城似椭圆形,由青砖筑成,城外有一条5米多宽的护城河环绕,水城之名由此而来。门外架一石桥,为出入城的唯一通道。城门上镶着“七星世镇”的石匾,七星即七星树下(因有七颗松树列如星斗而得名),为叶氏南迁后的肇基之地。乌迳地处粤赣边陲,古来商贸比较繁荣,但频遭盗寇抢掠。早在南汉时,绅民在今城之地四周筑土埂,为水城之雏形。出于军事防御之需,历代屡有修葺。嘉靖二十八年,叶族计议,为加强防卫,把土城改为砖城,且加筑护城河,时任知府周南为之题额“七星世镇”。时光流逝,而今城墙已毁,仅门楼保存完好,上有瞭望孔,城头匾额掩映在葱茏的藤蔓之中,阵风拂过,传来沙沙的声响,似乎在低诉那段沧桑的过往。城内整齐的巷道两旁排列着叶氏民居,麻石铺就的巷道经不住岁月的打磨,已变得光滑细润,石缝间细草如茵,在夕阳的余辉中迎风摇曳。

乌迳古道——八十一条古道之第二

七星世镇水城正门

在千百年的漫长岁月里,乌迳古道为沟通粤赣乃至岭南与中原做出巨大贡献,而后渐渐湮没于历史的烟云中。遗存在现代公路旁的几座红石青砖凉亭,或处身于丛生蔓草之中,或偏踞于杂物废材之后,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倔强地坚守着古道上曾经演绎的辉煌与沧桑。时过境迁,昔日喧嚣繁闹的古道已湮没在现代化的建设之中,硬化的雄信公路,延续着乌迳古道曾经的使命。只有那散落路旁的古镇墟市、村寨古堡、残碑断垣、凉亭古树可重显当年的繁华气象。

乌迳古道早于梅关古道,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古道之一。

新田村旁边还有一条乌迳古道,这是一条仅次于梅关古道、贯通南北、连接江南而达闽西、水陆联运的交通要道。据史料记载,在古代,乌迳路的开辟早于梅关古道,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古道之一。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余岭后,来往于岭南与中原的客商多经梅关古道,但通过乌迳官道的人车仍十分繁忙。

乌迳古道——八十一条古道之第二

新田古村

历代南来北往的货物自北江入浈江,沿浈江上游的昌水直达乌迳新田,经乌迳路到达江西信丰九渡水码头,由码头转水路直达万里之外。正是因为交通的发达,浈昌河畔的新田村逐步变成了商贸繁荣的小圩镇。至明嘉靖年间,新田沿岸有盐店、牙行200多间,来往的马车每天约有100辆,乌迳河下有木帆船500多艘,有“日屯万担米,夜行百只船”之说。一直到清末,乌迳古道仍在使用。可惜的是,在千百年的漫长历史里,乌迳古道渐渐湮没于历史的烟云中。

从古中原人南迁的时间来看,乌迳先民是在建新三年(公元315年)由李耿等人首先迁入新田;珠玑巷是在唐宋期间中原及江南后裔陆续迁入南雄,乌迳早于珠玑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