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AI离线语言识别技术也能理解儿童语言

喜大普奔!AI离线语言识别技术也能理解儿童语言

Kadho是一家开发自动语音识别技术的公司,旨在帮助儿童与语音设备进行交流。该公司于今天在TechCrunch Disrupt SF 2018大会上正式宣布了一项新技术——Kidsense Edge语音AI。该公司表示,这一技术是基于15万名儿童的语言数据开发的,因此能够更好地解译儿童的语言。COPPA(《美国儿童网路隐私保护法》)解决方案最初旨在瞄准语音设备和语音玩具市场,付费用户现在也可以使用这一解决方案。

Echo智能音箱和Google Home的用户表示,当前的设备都在奋力理解儿童的语音,这是由于当前的自动语音识别技术都是为了成年人开发的,而且也是基于成年人语音数据训练的。

与此同时,Kidsense.ai的目标群体是不同年龄段以及说不同语言的儿童。该公司表示,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相信它在理解儿童语音方面要比市场上其它竞争者的表现更加优异,如谷歌、三星、百度、亚马逊和微软。

Kadho是为Kidsense AI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是具有AI和神经系统科学背景的博士Kaveh Azartash (CEO) 和Dhonam Pemba (首席科学家),首席营收官Jock Thompson则是第三方的联合创始人。

起初,该公司的关注点是为儿童开发对话式的语言学习应用程序。

“但是我们遇到的最大的痛点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设备或者安装应用程序的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机器人或者智能音箱,都不是为了理解儿童。”Azartash解释道。他的意思是这个语言识别技术并不是基于儿童数据。“他们的设计目的也不是为了和儿童交流或者理解儿童。”

该团队意识到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需要解决。通过使用对话技术来教儿童新的语言并没有什么作用,除非设备能够真正理解儿童。该公司通过使用儿童语音数据集(尚未获得父母同意),将关注点转向语言识别技术来开发Kidsense。

最初代的产品是一个基于服务器的解决方案,即Kidsense云AI,发布于2017年末。但是近期,又专注于同一平台的内嵌版本,这个版本并未收集儿童语音数据,并且也没有数据被发送到云服务器,这样该解决方案就遵守了COPPA(《美国儿童网路隐私保护法》)和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规定。

这也意味着它解决了设备制造商的需求问题,这些制造商因为之前生产一些不安全的玩具和机器人而遭到抨击,如美泰公司的Hello Barbie以及被取消的AI音箱Aristotle。当前的观念是,玩具制造商、智能语音生产商以及其它迎合儿童的市场需要遵守更加严格的隐私条款,并且处理过程也应该在设备上完成,而不是云端。

“所有的解译、所有的处理过程都是在设备上统一完成的。”Azartash说道:“因此我们能够提供更高的效率,以及在将语音转换为文本时更加精确...该技术不会向服务器发送任何语音数据。”

“我们也发现了如何通过使用最低的处理能力从而高效地将这些都装载到设备上,”Thompson补充道:“我们能够根据产品收取固定费用,然后将这些内嵌到订阅版的型号中。”

例如,产品利润低且寿命短的玩具公司想收取固定的费用,但是产品寿命长的公司能够向客户收取订阅费用。他们或许都想能够通过无线的方式更新产品的语言技术能力,并且这也是有可能的。

该公司表示这一技术已经用在全球的众多玩具、机器人和AI音箱产品中,但是一些客户和公司签署了NDA(保密协议)。

公司也同芯片制造商和美国著名儿童品牌测试这一技术。

在大会上,该公司还展示了其最新的开发产品——双重语言语音识别技术。这一技术能够在儿童说的一句话中解译两种语言,这也是这一领域的首项技术。在这一领域中,智能音箱和相应的语音技术也都进入了成年人市场。例如,Google Assistant(谷歌助手)准备在今年实现同时识别英语、法语和德语等多个语言。

当前,该公司从与客户签订的年度合同和SaaS型号中获得了大约120万美元的收益。虽然现在比较低调,但是已准备与更多的客户合作。

到目前为止,Kadho已经从Plug and Play Tech Center、Beam Capital、Skywood Capital、SFK Investment、Sparks Lab和其他天使投资人筹集了250万美元,并准备在完成A轮融资之前,再筹集300万美元。

编 译:信软网

声 明:本文系信软网编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若违规转载使用,本网站将保留追究的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