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國記憶:那些年,她苦了

“誰買菠菜,新鮮的菠菜,便宜賣嘍!”經凜冽的西北風切割的高亢吆喝聲,有點打顫,有點沙啞。

在十冬臘月的冬日,她就靠在破舊的大梁自行車旁,站過一個又一個清晨。偶爾,疲倦地站著打盹,聽見過路人的腳步聲,立馬睜開眼,不管人家買不買,總會賠上一臉笑容,一一道出她菜的價格,一遍一遍的重複吆喝。

我的家國記憶:那些年,她苦了

冬陽漸漸睡醒,眯縫著眼睛,格外凝重,又略帶寒冷的蒼茫,天空亮了,瀰漫的霧氣薄了。她攤位後,光禿禿的樹枝上堆積一層沉甸甸的雪球,一陣瑟瑟的寒風吹過,灌入破舊的衣襟,雪碎屑簌簌灑一身。一縷陽光漏過枝杈的間隙,點點暖化她髮梢和眼眉的寒霜,瘦小的身影不時地左右跳動,不斷捂手哈口熱氣搓一搓,透支少的可憐的溫暖,又紫又青的嘴唇才漸漸紅潤。行人寥寥的街道,寒風徘徊,那乾巴巴的樹枝,只剩下一聲聲咯吱的輕嘆

顧客來買菜,她熟稔地一手拿著秤,一手護著托盤上的菜,秤桿高高翹起,笑說“瞧,肯定不能讓你吃虧!”。那是一杆刻度清晰的老秤,棕紅色的秤桿兩端鑲有薄薄的銅皮,泛著歲月的光澤。那時,沒有電子秤,沒讀過書,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的她,心算好久,就怕萬一算錯了,等買菜的人付錢走了,她還唸叨了一兩遍,才安心。

我的家國記憶:那些年,她苦了

半早,集市街道漸漸熙熙攘攘,時而傳來各種討價還價聲。那時,沒有大棚蔬菜,白蘿蔔、白菜、菠菜是最易儲存的冬季蔬菜,她最會種,農家人也愛買。她攤位買菜的人漸漸絡繹不絕,一個人常常忙得不亦樂乎。一陣忙碌下來,飢寒交迫的她,不捨得花錢買小街攤上熱騰騰的燒餅,餓了就吃些出門攜帶的冰冷饅頭,嘴唇乾裂已有血滲出,卻從未買一碗熱粥。偶爾,街上熟識的人送她一碗,總會笑顏謝絕,若推辭不掉,便拿最好的蔬菜作為謝禮。或許她並不渴,或許為堅守貧窮時那一縷高貴的靈魂,甘願忍一忍

如若運氣好,不過午時,兩竹筐的菜便可一掃而空。如若運氣不好,忍到太陽微斜了屋頂後,便收起未賣完的菜和撕下的菜葉,匆匆騎著那輛鳳凰牌的自行車往回趕。瘦小的她不足一米六,車座子有她半身多高,左一下,右一下,還挺順溜地蹬住車腳。那時,鄉鎮間有一條泥巴路,晴天時風吹起半層塵土,車子騎過揚起一尾塵霧,雨天時坑坑窪窪的泥濘路面,稍一不留神就濺起一身稀泥或車輪打滑摔倒,自行車是她的心愛之物,如若摔倒,心思多數會護著車子。

我的家國記憶:那些年,她苦了

那一條十六公里的泥巴路,裹挾著一代人苦澀的故事,藏著多少她艱辛的足印。常常天微亮,鳥兒還在沉睡,顛簸的道路上已有彎腰騎行的身影,小心翼翼載著一百多斤的蔬菜。任無情的北風吹落她額頭的汗水,脖子的圍巾被呼出的熱氣打溼,凍結成薄冰,夜色下的影子向破曉的東方行進……

推開家裡的柴門,筋疲力盡的她沾滿一身泥土,眼眸里布滿紅血絲,停好車子席地而坐,便拿出沾滿油汙的錢數了又數。那時,鄉村沒有郵局,她總是小心翼翼把錢藏在生鏽的鐵盒子裡,放在睡枕下,看著那一沓錢日日攢厚,憧憬的心中總是揣著無比的喜悅。

那平凡的笑靨下,蘊藏她不平凡的故事。

我的家國記憶:那些年,她苦了

一點多左右,丈夫和孩子們下學回家時,她正在一片片擇撿回的菜葉,皸裂的指尖似乎已經麻木,一邊絮絮叨叨地向丈夫說著她今兒的生意,一邊壓著井水洗菜,進進出出皆是她忙碌生火做飯的身影。伙房裡,泥土壘起來的灶臺,有兩個鍋灶,一大一小,她麻利地一邊用自編的竹刷刷大鍋,一邊用自燒製的勺子淘水放進小鍋,一會兒顧著鍋爐的火。那時,農村還燒不起煤,一日三餐,燒水煮飯都是樹枝、樹葉、秸稈等。因為常年燒柴禾,伙房房頂和四壁燻得黑黢黢的,連照明的燈泡,都籠罩一層黑色的油煙,燈亮時泛著昏暗的黃色。那個年代,煤氣和電在農家還匱乏,鄉村的夜晚時常會斷電,家家戶戶都還用老式的柴油燈和白色蠟燭。

等家人吃完飯去學校,她便忙碌著洗碗刷鍋,彎腰端著滿盆煮熟的豬食倒進石槽,趁著豬進食的間隙,趕忙沖水打掃圈舍,日日謹慎照料,唯恐豬兒感染上病情。一年裡,養兩三頭肥豬,是她引以為傲的活兒。年底,賣豬的錢是一筆不菲的收入,能為家人置辦好布料、針線、炮竹、香油等年貨,意味著過一個福年。

我的家國記憶:那些年,她苦了

冬陽低於樹梢時,她會在日落前,匆匆趕往村外的菜園,籌備第二日趕集要賣的新鮮蔬菜。傍晚,

霜打過的菠菜葉寒氣凍骨,硬硬的土壤上結一層薄冰,手觸碰上去宛如在刀刃一點點劃過。田壟裡,蹲了很久的身影有點眩暈,便彎起腰,手卻未停頓。一道半暖的斜陽,側敷在她臉頰上,想撫平緊鎖的眉頭,那怕溫暖一點點也好。

夜晚,暗黃的燈光下,孩子們埋頭做著功課,她與丈夫一起清洗蔬菜上的泥土,擦去冷冷的餘水,用紅繩打捆好,放入竹籮筐。那個時代,家人的衣服、鞋子和手套都需要她親手製作,一雙手烙滿歲月的老繭。平日,她愛收集未塗抹的紙,用白線裝訂好,留給孩子當草稿本。過年時,孩子的新棉鞋,她會繡一兩朵牡丹花。偶爾,深夜坐久了,眼一花,繡針便紮在指腹上,血珠即刻湧出,滴在那朵半開的牡丹上,煞是好看。她用嘴唇吸了吸,似乎頃刻間已痊癒,又埋頭繼續。

我的家國記憶:那些年,她苦了

一夜沉沉的睡夢中,或許夢見她的蔬菜一會售罄,或許夢見她的豬兒又賣個好價錢,或許夢見她的孩子獲獎了……一抹淡淡的笑容在臉上若隱若現。第二日黎明踽踽獨行的身影在走自己的夜路,在勾勒春暖花開的未來……

春去秋來,一晃就很多年過去了,只是年年歲歲花開依舊,歲歲年年人景月異。歲月裡的某一年,鄉間的泥巴路鋪成平坦的柏油路,如今修成四通八達的水泥路旁,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兩層的白牆黛瓦小樓,莊嚴的大鐵門裡停了一輛賣菜的電三輪車,車架上貼了支付寶收款的二維碼。空調屋裡,傳來與孩子手機視頻聊天中高一聲,低一聲的笑語。來祝壽的親戚不斷稱讚:你孩子爭氣,讀了碩士和博士,多有福呀!傍晚,她常約村裡的好友在修好的河堤畔走一走,再一起跳廣場舞。夜晚,與丈夫坐在液晶電視前嘮嗑,白熾燈下平凡的她兩鬢斑白,蒼老的容顏不時綻放出未老的笑。

我的家國記憶:那些年,她苦了

那些年,她從未畏懼,歷經的酸苦,熔鑄在舊時光的琥珀裡,散發暖暖的光芒,美的蜇了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