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企業數量對比:廣州碾壓所有二線城市,杭州差距還很大

高新企业数量对比:广州碾压所有二线城市,杭州差距还很大

杭州會趕超廣州嗎?這是近年來被熱烈討論的一個話題。

從國家級高新企業數量上看,恐怕還很遙遠。

國家級高新企業數量是衡量一個城市和地區科創活力的重要指標。隨著經濟的轉型升級,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將是城市、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一座城市的高新技術企業多與少、弱與強,決定了未來城市的競爭力。在這個指標上,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仍然走在最前列,位列第一方陣。

儘管近幾年廣州在金融和互聯網上不如另外三個一線城市亮眼,尤其是,長三角的杭州憑藉信息經濟的崛起,在互聯網經濟方面的風頭也超越了廣州。不過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截至2017年年底,廣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了8700家,位居全國第三,是蘇州、天津、東莞的兩倍左右,是杭州的三倍左右。也就是說,相比二線城市,廣州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的優勢仍十分明顯。

表格:高新企業數量超2000家的城市

高新企业数量对比:广州碾压所有二线城市,杭州差距还很大

從態勢來看,近兩年廣州高新技術企業增長迅猛,2017年廣州市預計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000家,全國第二。

目前,廣州一批骨幹企業迅速成長,在互聯網、衛星導航、高分子材料、基因檢測、再生醫學、第三方醫學檢驗等領域湧現出微信、海格通信(002465)、金髮科技(600143)、達安基因(002030)、冠昊生物(300238)等行業龍頭企業。全市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製造業比重提高到64%,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比重提高到66%。

根據廣州市此前5月份公佈的《廣州市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方案(2018—2020年)》。按照計劃,到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要超過1萬家。

為了增強發展後勁,加快城市的轉型升級,廣州正發力IAB產業(“IAB”即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的英文簡寫)。按照《廣州市加快IAB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年)》,到2022年,全市IAB產業規模年均增長15%以上,總規模超10000億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分別超7000億元、1200億元、1800億元。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認為,廣州的發展空間仍很大,目前廣州著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產業。未來幾年一系列大項目的投產顯效,未來經濟仍可以保持較快的增長。

也就是說,廣州儘管在互聯網產業方面發展不如北上深杭,但在實體制造、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並不弱。相比之下,近年來發展勢頭最好的二線城市杭州,雖然憑藉信息經濟的快速發展,大有趕超廣州,成為第五個一線城市的態勢,但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等方面,杭州與廣州之間的差距仍十分明顯。

目前,杭州市已有“國高企”2844家,2017年新增589家。總量上僅相當於廣州的三分之一左右。杭州市一位官員表示,對標深圳、廣州等城市,杭州整體創新環境和活力雖好,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創新能力和質量有待提高。

浙江大學公共服務與績效評估研究中心主任胡稅根教授認為,雖然這幾年杭州在新經濟形態上呈現出很多亮點,但很多基礎性的資源和設施方面,質量、數量仍然不夠,本身的城市規模比較小,中心城區的資源集聚力度仍有不足。杭州與北上廣深最大的差距,就是在國家性的功能資源方面比較缺乏。

為此,今年5月,杭州市發佈《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行動計劃》提出第一個目標:到2020年,杭州市“國高企”數量要達到5688家,力爭達到6000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