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代财政收入远远超过三百年后的明代,但武力却十分孱弱?

上一篇说到,朱家刻薄寡恩,明帝孤家寡人。明朝的灭亡,早在太祖朱重八时期,就已经奠定了基础。

那其他时期的基本盘呢?

基本盘

从明往上数,南宋和北宋,都是“宋与士大夫”共天下。

宋代的皇帝选择了和儒家文官体系合作。

文官的地位,自古以来没有像宋朝这么高过。皇帝和士大夫共天下。

结果就是,宋代300多年一直保持着繁荣和富庶。财政最高收入为六千余万贯。商税占财政总收入约70%。远远超过三百年后的明代。

但宋朝武力孱弱。对外战争,几乎百战百败。

李唐王朝,前期李治,是“关陇军事贵族”。极少数军事寡头,控制朝廷。

武瞾—后期,是“山东+科举”。标志性的事件,是长孙无忌的垮台。

武瞾可以上台,并且最终封皇,团灭陇右帮。其背后,是山东势力的崛起。乃至于最后成立了“武周”。

唐朝李渊崛起的时候,靠的全都是关中将士。所谓的“凌霄阁二十八将”,垄断朝廷豪门。

但是承平日久,科举兴起。越来越多的山东高门,在人数和财力上,都占据了优势。

关东六国,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找到了代言人。并最终结束了“军事贵族”的时代。

若论晋代,著名的“王与马共天下”。持续了大约近400年的“士族”时代。

东晋是门阀贵族时代,“门第”完全垄断了高级官员的渠道。

皇帝选择和“士族”合作,从曹魏时代开始的九品中正制。那时候庙堂从来都不为平民百姓开放的。更不存在阶级流动性。

再往上,汉,汉代是一个更为封闭的“军事贵族”群体。从开国皇帝一直到王朝灭亡。

东汉光武帝刘秀,打天下基本靠一批南阳郡的兄弟。后来这帮小兄弟的富贵,延续了二百年。

东汉前四代皇后,娶的都是功臣之女。并最终造成了“外戚时代”大爆发。南阳郡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了汉献帝。

庙堂垄断,从未向普通人开放。

西汉从景帝时代开始,奉行的是检举“孝廉”制。天下九州,每州每年向朝廷推荐二名“孝廉”。挖掘人才。

久而久之,庙堂之上,全部都由“孝廉”占据。而推荐出来的都是什么人,也就不想多说了。

再往上,就到秦了。

为什么宋代财政收入远远超过三百年后的明代,但武力却十分孱弱?

秦朝,其实是“部落制”的延伸。秦王680年,赢家一直是秦王,蒙恬一直是部下。

也就是说,春秋战国的国家,他是出生自带“基本盘”的。

你家从蛮荒时代开始,世世代代都是“王”的佣人。世代效忠,已经形成了习惯。

因此秦王相对于白起,王翦,“权威”是绝对的。秦始皇不需要清洗部下,也不需要担心部下不忠。

这种君臣关系的缺点是,你无法获得其他诸国的效忠,陈胜吴广一出,立即形成燎原之势。

最后元,清,因为是少数民族,草原部落。

清朝,可以借助满族人形成基本盘。

八旗的战斗力,一样堕落。自从多尔衮设定“铁杆庄稼”,不到二代人的时光,八旗已经沉溺于唱戏逗鸟抽大烟了。

为什么宋代财政收入远远超过三百年后的明代,但武力却十分孱弱?

只不过清朝前期,这种外强中干还不明显。“太平天国”之后,地方势力完全落入各省手中。满人就无力控制了。

科举

慈禧在1905年废除科举。贯穿华夏1300年的“科举制度”,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改制之后的“京师大学堂”,今天的北京大学。

顺天府学堂,今天的北京四中。

人民群众的联想是丰富的。换汤不换药。

科举废除之后,人民群众立刻把注意力,换到了“新式学堂”身上。

既然是同生态位产物,是不是意味着“京师大学堂”,就是新的进士及第呢。

你如果看过一些1905年资料的话,你会发现,当时有一种说法:

小学是秀才,中学是举人,那大学就是进士。

曾有一些北洋士兵,对“学生”畏惧让路的资料。在这些小兵的眼里,学生们自然是“文曲星”下凡。将来贵不可言的。

只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在中国,1911~1949年间,时局比较乱。学生和“官职”并没有明确的挂钩。

到了1949~1996年,大学生一直是“预备干部”。

尤其是最初的一些年份,人才极度缺乏。几乎可以说,1979年之前毕业的大学生,都是包毕业,包分配,前途无限光明。

在中国,尤其有五所高校“北清复交人”特别出名。甄选干部,也非常多地从Top4中录取。

现在呢,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甚至觉得,学的屠龙之术,甚无所用。

实用求职,还不如一个技工。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感受,因为“儒”的本身,就是没有任何技能的。

儒家讲究的,是一种共鸣,一种认同。

考试考什么,并不重要。哪怕考茴香豆的四种写法,毫无使用意义。

重要的是,你花费了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去“备考”。然后再冒着小概率“中榜”。

中榜之后,你能干什么,会什么,也不重要。

甚至可以说,“完全不会”除了考试屁也不懂。

这才是美妙至极,上上大吉!

因为科举的本质,是寻求共同感。

宋明清三代,对“非进士”的排斥,是非常非常严重的。

也就是你想在朝堂做官,做大官,你就一定要是“进士”。宰相就一定要是庶吉士。

如果你不是堂堂正正“进士”出生,就一定会受排挤。哪怕官当得再好,也会象“寒门”一样受人歧视。

李鸿章,左宗棠。曾胡李左都算“中兴之臣”。

李鸿章为了一个“同进士及第”,一辈子遗憾。

为什么宋代财政收入远远超过三百年后的明代,但武力却十分孱弱?

左宗棠在甘陕剿匪。剿着剿着,哭着回北京来了。抱着老佛爷说,非得再重新参加科举考试。

因为“进士排挤制”的背后,也是在寻求“同质化”。

整个社会上,区分出“你我”。

整个朝廷中,区分出“你我”。

既然整个朝堂上,最终“进士”占据了75%。而这些进士,不识工商不识五谷,除了茴香豆四种写法屁也不会。

那么这群进士,就是现体制的最好拥护者!

你要知道,“开科取士”朝廷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要维持江山永固,统治常久万万年。

“权力”会腐蚀人。任何忠诚,都不可靠。任何人拥有权力,都有危险。

但是朝廷,又一定会有几百个“巡抚”“知府”之类的职位,一定会有官缺,一定会有肥差的。

给你一个“汝南”知府,但你实在太能干了,想法又太多了。最终成唐末“节度使”,蔡州吴元济,那可怎么收场。

因此一群忠诚,而且无能力的“进士”。就是最佳的选择。

进士学的“四书五经”,除了朝廷,别无第二个买家。农工商完全无用之术。

“进士”天然就是体制最好的拥护者。

而“揭皇榜”的仪式,又增加了身份认同感。

“读书”和“科举”本来就是一体二面之事。

如果没有科举,你根本就不应该读书。

当时代变了,有些事是不会变的。

日升月恒,你不告诉他缘由,总会几代人,年复一年地继续去“考试—科举”。

而的“科举”之门,事实上已经关闭了。

1911年时,北洋政府人才极度稀少。全国受过高等教育没几个。因此“学生很珍贵。在电影《1942》中,快饿死人了,也要坚持给教师发饷学生发粮。

1949年后,我国选择了“唯物主义”。

在唯物主义教导下,数理化等理科科学,成了最重要的学科。

领导层知道,要尽快完成工业化,就一定需要大量的“数理化”高等教育人才。

这二股需求,都不是“科举”。

只不过你模糊了高级工程师和政务官的区别。误以为“高薪”和“高职”是同一回事。

因此我们看到,今天还有无数人报考了文史哲等“非功能性”系科。又或者是一些早已饱和,过剩的行业。

儒制国家,已经结束。这些投资,注定没有回报的。毕业即失业。愧对爹娘。北清复交若不给你官做,还不如财大。

“王与马共天下”,任何时候,天子一定要选择一股力量,和他共同治理天下。

否则单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管不过来,也会被手下人蒙蔽的。

但是这个“合作伙伴”,有很多种选择。

部落同族,武装贵族,亲王与外戚,士族与豪门,文官士大夫,寒门与科举,东厂锦衣卫。

王与马共天下,这其中任何一种力量。都是可能的。

从来没有任何一种说法,国家一定要和只懂写茴香豆的“秀才”,分享权力的。

你还不明白么,新的“基本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