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推窗即可!

北京暴雨

武漢暴雨

南京暴雨

朋友圈被這些圖淹沒…

看海,推窗即可!

看海,推窗即可!

∆2018年7月12日,重慶,受上游強降雨及來水影響,長江、嘉陵江、江水猛漲,水位將達180.68米

看海,推窗即可!

∆2018年7月13日,四川南充,閬中古城內的洪水退去,上千人在古城內清淤

看海,推窗即可!

∆2016年7月6日,安徽宣城東南部雙橋聯圩發生漫破,圩外大量河水湧入圩內,這裡距離市區僅有4公里

有人問:“如果被帶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如何分辨它是否發達?”

龍應臺說:最好來一場傾盆大雨,足足下它3個小時。

到廣州去看海,到四川去看海,到北京去看海,一場暴雨,珠江三角洲淪陷了,川蜀大地溼透了,首都變成了船塢!

看海,推窗即可!

∆2018年7月 廣州越秀區某街道(市中心)

北京幾天連降大雨,再一次讓市民們看到了海。除了北京,你也可以在成都吃著火鍋看海,在武漢啃著鴨脖看海......為什麼現代化的大城市反倒連最常見的自然氣候都扛不住了呢?我們還能在暴雨城市安全行走嗎?

內澇,在中國就是個城市病,特大城市更為常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0年的調查顯示,在351個城市中,有213個發生過積水內澇,佔總數的62%;內澇災害一年超過3次以上的城市就有137個,甚至還有57個城市的最大積水時間超過12小時。

看海,推窗即可!

∆北京三環 等待積水退去的車流

為什麼一場暴雨就能讓城市處於癱瘓的邊緣,

我們還能在暴雨城市安全行走嗎?

1、城市化

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道路、建築密度不斷增加,城市化的進程不斷推進,使得城市中會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加上城市生活產生的大量熱量,熱氣流越積越厚,就容易形成降雨。而對於特大城市則更易產生這種現象,因此高強度暴雨可能性更大。

2、調節性

鋼筋水泥的城市也讓雨水更難以通過地面向下滲透。綠地、農田、花園等減少,城市的自我調節能力也越來越低,內澇的問題只能更多地通過人工排水系統去解決。

看海,推窗即可!

∆逐漸消逝的城市湖泊

3、預見性

內澇最常見於城市建設中。建設本身不是問題,但建設過程中對排水的忽視卻容易產生問題。比如:武漢市在建造地鐵期間,由於施工期臨時排水措施的不完善,施工過程中損壞的排水管不能準時恢復,都導致了排水不暢。據武漢水務部門統計,在集中降雨期間,武漢經歷了15個主要的內澇區,其中10個是由於建設造成的。現在城市逢雨必澇,就是錯誤城市規劃結下的“腫瘤”,只靠“打針吃藥”、小打小敲根本治不了。

4、破壞性

城市的開發建設,對原有的城市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是無法避免的。同樣以武漢為例,2002年武漢市共有200多個湖泊,10年之後只剩下了160多個。其中,消失最快的是中心城區,新中國成立初的127個湖泊現在僅保留了38個。天然的排水系統被破壞了,只能依靠人工排水系統。這時,過於狹窄的排水管道就必然被人詬病。

看海,推窗即可!

5、被拖垮的城市改造

在中國,各種建設的重要性總是優先於排水管網的設計。當兩個工程建設出現矛盾時,能夠創造GDP的項目總是排在前,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水利項目則往後排。

排水管網重修本身就是一個耗資巨大的工程,因為沒有規劃預留地,改造管道常常需要巨大的成本。廣州也是在1999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關之後,才開始加大河涌整治力度。

看海,推窗即可!

∆日本埼玉縣春日部市,世界上最大的下水道系統,位於地面50米之下。

2015年的夏天,因為新華網的一張照片讓南京的城牆走紅了網絡

看海,推窗即可!

650年前修建的南京城牆 自動排水系統

古代城牆的主要作用是防禦,可古代的設計師們,在建造城牆時,考慮的項目非常齊全,並且非常非常久遠,遠非現代人所能及。當然,防水系統也做為了重中之重。

看海,推窗即可!

防水排水:明城牆的防、排水系統科學適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對城區的防、排水兩部分。城牆填層上部,採用桐油、石灰、黃工拌合的灰漿封頂夯實,厚約1—2米,在其上面和沿牆體兩側直至牆根用灰漿砌築5—10餘層城磚;牆體頂面設置了石質排水明溝,在其明溝約50米距離設置石質出水槽將水排出牆體。城區的防、排水系統,主要是利用城牆底部設置的水關、涵閘。

看海,推窗即可!

洪水漫漶總能引起人們關於“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的討論,但城市內澇的問題卻遠不止在於下水道。給排水的管材質量也逐年被“關注”,“水管裡的秘密”揭開了管材行業“國標”與“非標”的內幕。

2018年央視3·15晚會“水管裡的秘密”

揭開了管材行業“國標“與“非標”的內幕

已經形成完整產業鏈的違規操作讓人驚歎

行業上下游對此都已習以為常的現狀實在可嘆

看海,推窗即可!

然而

當我把新聞發給業內朋友看過之後

沒想到他的回覆更是讓人震驚

這都不算啥

整個行業都這麼幹

曝光的這幾家算是非標中的良心貨了

真正的非標小作坊你是沒見過

不可否認,安裝材料的質量問題確實很多。很多小企業、小作坊一直以低價低質的產品去開發市場,但終究不會走遠。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輕質高分子管材逐漸代替金屬管材應用在工程實際中,這些材料方便實用、價格低廉,大大減小了施工難度同時也降低了工程成本。然而管材種類繁多,作為建築安裝工程的採購人員,怎樣去了解新產品?怎樣把控產品採購價格?

看海,推窗即可!

∆安裝通平臺近期採購詢價

安裝通:中國最專業的安裝採購服務平臺,致力於打造安裝行業的互聯網平臺。所有的安裝材料採購詢價、貨比三家都可在平臺上實現。採購商能在平臺上選擇價廉質優的產品,而供應商則能在平臺上找到更多商機,尋找到終身的合作伙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