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冬天(一)雾不是霾

模糊的冬天(一)雾不是霾

2016年秋分,雾霾渐起。风一周,霾一周,对蓝天的期待,我们只能等风来。2015年,远在东南沿海的故乡霾了起来,让我更想进一步了解其中的究竟。

读书时代,自己的科研工作起源于1962年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而冬天又是雾霾天最多的季节,于是乎将此文暂名为“模糊的冬天”。

究竟是什么带来了“模糊的冬天”?原因是什么,威胁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简单的做了一些调查和思考,不一定准确,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由于内容较多,所以分为几个部分来更新,欢迎大家拍砖。

(一)要了解雾霾,首先得知道什么是雾,什么是霾?他们并非一样的物质。

雾 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组成,是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空气混浊现象。雾的高度/厚度一般在离地面30米到几百米的范围。简单的说,雾是液体。

霾 由大量浮游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尘粒、烟粒或盐粒使水平能见度低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霾的高度/厚度一般在离地面1千米到3千米的范围。简单的说,霾是固体颗粒。

(二)雾霾的主要成因是以下几个方面,后面会对几个主要的问题做阐述。

1)自然成因 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

2)区域重工业结构问题 -- 工业废气

3)区域能源结构问题 -- 煤炭为主要能源

4)汽车尾气 -- 城市车辆密度过载

5)建筑扬尘 -- 城市建设扬尘

模糊的冬天(一)雾不是霾

(三)霾的主要成分有什么呢?

模糊的冬天(一)雾不是霾

从成分可以推测,霾的主要污染源成分源于煤炭的不完全燃烧和汽车尾气等,这些成分无论是对环境还是对人体都是具有极大潜在危害的。

(四)雾霾的危害是什么呢?

1)农作物减产 雾霾的产生,影响了阳光的照射,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有负面影响,导致农作物减产。

2)影响生产建设 雾霾导致的能见度降低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建设。

3)影响居民健康 霾所含的二次气溶胶和氯化物对人们的上呼吸道有较强的刺激,多环芳烃(PAHs)属于致癌污染物,同时,有机碳吸附雾中的水分给予了病毒,细菌,微生物的天然良好的生存环境。


模糊的冬天(一)雾不是霾

总结而言,雾不是霾,霾比雾更有害,雾+霾则更进一步。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中的烟和粉尘排放已经达到了大气环境容量的极限,污染难以散去,同时会在自然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快速恶劣。

因此下一篇,我们会着重介绍雾霾形成原因,也欢迎朋友们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