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靠山寨發家,27年市值干到35億,如今卻日漸沒落,它發生了什麼

提到金絲猴奶糖,似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早已成為人們過年過節或者日常零食的一種必需品。

而金絲猴奶糖創始人趙啟三,由於當時常年在外跑業務,情商極高,31歲的時候,就被任命為電器廠的廠長。

那年,趙啟三的食品廠年產值7.5萬元,淨賺3萬多元。雖然收入甚微,但常年虧損的企業終於有了眉目。

後來,在趙啟三的帶領下,食品廠蒸蒸日上。

曾靠山寨發家,27年市值幹到35億,如今卻日漸沒落,它發生了什麼

他去上海考察,市場上流行什麼,他回到河南就生產什麼。糕點、牛肉乾、腐竹、罐頭……10多年的堅持,趙啟三的食品廠有了千萬元的市值。

但是,不斷的迭代產品,讓趙啟三感到疲於奔命。1991年底,趙啟三為了尋覓新商機,又去上海考察市場,他發現市場上糖果品牌開始崛起,這讓他看到了新的希望。

1992年初,趙啟三買下了上海食品研究所的新型枕式奶糖技術,“那年是猴年,我認為糖果市場商機比較大,所以給公司起名金絲猴。”

“金絲猴”正式誕生,當年就實現銷售額2000多萬元。趙啟三不但養活了一個小廠,整個鎮上的人都對他感激涕零。

在金絲猴成立之後,趙啟三很受用老一套“跟風戰略”:圓柱形奶糖跟隨大白兔,糕點跟隨徐福記,果凍跟隨喜之郎,棒棒糖跟隨阿爾卑斯,軟糖跟隨旺仔QQ。

曾靠山寨發家,27年市值幹到35億,如今卻日漸沒落,它發生了什麼

但是山寨的後果是雖然在短期之內可以獲得利潤,但是從長遠看,由於山寨”的產品越來越為人所不齒,金絲猴還因為炮製出山寨費列羅巧克力,因侵權被告,2015年賠償了費列羅193萬。

從2007年起,金絲猴年度銷售額在12億-14億元區域徘徊長達7年,始終無法實現突破,究其原因,就是產品本身沒有任何創新能力。2014年,金絲猴從曾經的糖果前三直接跌出了前十。

上市落空之後,趙啟三對金絲猴失去了信心,另闢蹊徑發展鹽業,在2013年作價35億元賣給了好時80%股權,次年,好時又收購了另外20%的股權。

原本好時看上了金絲猴的渠道,但收購之後,卻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三四線的經銷商們根本不吃好時的那一套。

曾靠山寨發家,27年市值幹到35億,如今卻日漸沒落,它發生了什麼

這樣一來,原本想借助金絲猴在三四線渠道促成好時其他產品下沉的願望落空,大量的庫存讓好時在國內的發展十分艱難。

從2013年至今,好時收購金絲猴的這5年裡,拼盡全力,也沒能和那個花了重金“迎娶”來的猴子過上好日子,最終不得不甩了它。

所有的併購,都緣於彼此需要。於好時而言,金絲猴就是一個大尾巴。

金絲猴和它的創始人趙啟三,幾乎代表了最典型的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史:上世紀70年代末從瀕臨破產的地方國企起家,80年代經歷各種艱難險阻、為生存做過無數次轉型;90年代養育品牌,經營規模迅速壯大;近年來又經歷二代接班,籌劃上市又被擱置,最後只能選擇賣身……

或許金絲猴最大的錯,就是錯在一直跟風,沒有一點獨立創新的精神。

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希望金絲猴能夠痛定思痛,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