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生四季之花,从花里得到生气,内心也更加充实,再也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日本花道大师 田中昭光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日本茶圣千利休“茶道七则”中有一则就是“如花在野”

意思是“花要插得如同在原野中绽放”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日式花艺素简、雅致、不招摇,不媚俗

用最古朴甚至残缺的花器单纯的呈现

而它的美寂静、深远,直抵内心的祥和与禅意

美好而柔软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插花艺术源于佛前供花

兴于隋唐,盛于宋明,衰于满清

反倒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自遣唐使往来而发展出插花艺术

至此以往形成花道

思古之情源源不断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插花的气质中有山水画的影子

线条感、轮廓感、纯净感都有所体现

而这种不争的态度也是东方哲学里的重要环节

可以说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

也不是将花材进行简单的堆积

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创造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在日本古都奈良

有一家小店,虽然很小,门脸也不起眼

但许多人仍然会专门前来拜访

不为别的

只为品一口主人手打的抹茶

赏一赏主人用那些古美术品插的花

这家店有个朴素的名字

叫友明堂

店主是个80多岁的老头

名叫田中昭光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田中昭光的插花却有些不同,喜寻野花

古坟旁的老山芹、水畔的菖蒲

墙外的爬山虎、甚至山路上的野柿子均可拼采

而他用的插花器具也非一律名物

有残破的陶罐,有洗净的渔篓

还有自制的竹节,颇有野趣盎然之妙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田中昭光21岁那年

刚结婚,一穷二白

也不会什么技能,无事可做

他的岳父教导他

“活着嘛,就要像个人一样昂首挺胸的活下去。

人生不应该局限于此,要大胆的做点心里想尝试的事。”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于是,他在老家开了一家茶室

一年后茶室经营不善,才将茶室搬到奈良

为了感谢乐府和自己的亲生父亲

他从生父的名字中取一“友”字

从岳父的名字里取一“明”字

便就有了这小小的友明堂

起初,店里的生意并不好

尽管他一直从书里学着

那些成功人士的经商之道

但是客人总是不买账,生意惨淡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无奈之下

他就想干脆走一步算一步,顺其自然了

于是,他把自己私藏的那些学名为古美术品

实则是旧时候的破陶罐,竹筒,酒壶摆在店里的各个角落

因为自己喜欢插花

他便将那些破陶罐,破竹筒里插上合适的野花

自娱自乐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没想到,竟然还真的起了效果

让他的小店一直撑到了现在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开始插花,

也是因日日生活所迫。

有幸我生活在一个可以随时亲自去感受四季花草魅力所在的环境里。

一方面是为了生意,

加之当地的风土人情,

使我一入手喜欢的古器就想插上花来招待客人,

如此才有了现在的我。

我如今也终于像松永耳庵先生所赐的 “无法庵” 的寓意一般,

在插花中自得其乐了。 ”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因为喜欢插花

他不论晴雨,年龄

始终靠着自己的双脚去山野中寻花

寻找那些晒过自然的阳光

经历过风霜雨雪

看起来有些“歪瓜裂枣”的残缺之花

寻到之后就像个小孩子一样

细细凝视花朵盛开的样子

再把它剪回来

以与花跪坐的姿势

插入合适的花器之中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有句古话叫作 “花是靠脚插出来的”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要靠自己的脚出去寻花

观看花朵盛开的样子

然后再把它摘回来插好

在严峻的自然环境中长出来的花

比人工培育出来的花更有气势

花的颜色也十分美丽

因此,他也尽可能到深山去寻找花材插花

秉着这条原则一直走到了今天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千利休居士所说的 “如花在野”

应该就是指我们要仔细观察花朵盛开的自然之态

随性插花吧

我不太擅长无论何事都要刻意向别人学习

更喜欢效仿符合自己感性之事

进而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愉快地享受花儿带来的乐趣”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为了让花如同在野外绽放一样

很多时候,他都会空手而归

因为花还没有到适合的时候

或者,怕误摘了一枝花

而宁愿放弃

不仅如此

他也常为了摘花,摔得浑身是伤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有一次,为了摘一朵夏藤花

他从树上摔了下来

浑身伤痕四处流血,无法动弹

他只好趴在那里

等待有人路过的时候

帮助他站起来

可是一连等了几个小时都没人来

于是,他只好忍痛向有人的地方爬去

也不知道爬了几个小时

只知道天已经黑尽

到处找他的家人才找到他

那时候,他已经神志不清了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等醒过来时

被鉴定成大腿骨折

医生对他说

“你这辈子可能都无法跪坐插花,

也许今后都离不开拐杖了。”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但是他为了能继续跪坐插花

能去田野里寻花

这个笨拙的中年男人

开始像个蹒跚学步的婴儿那样

一步一颤地学习走路

由于他的不断练习

也由于家人的悉心照顾

他终于慢慢恢复到可以跪坐和独自去寻花的程度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但是妻子,终究是不放心他一个人再去山中寻花

两个人还因为田中昭光偷偷跑出去寻花

而吵了许多次甜蜜的架

后来,妻子见阻止不了他

那就只好约定

你在哪里

我也要在哪里

从此两个人几乎同进同出

遇到满布荆棘时牵着手一起走过

遇到好风好景时一起停下脚步

用眼睛把美景装进心里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释迦摩尼说

“他这一生讲过的所有法,

都不如一朵花的智慧。”

与花相伴几十年的田中昭光

也有着属于平凡人的体悟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花从种子,发芽,结花苞,

绽放,枯萎,化尘为土这短短的时间,

其实就是人一生的写照。

对花起了不忍怜惜之情,

也要对自己的生命生起尊重珍惜之心,

应如同那些在田野中自在盛开的花一样,

以不拒不追不竞不随的态度来过活。

人呐,说到底最重要的是与爱相守,随性自在。”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77岁那一年,田中昭光用一年的时间

在奈良郊野探访花叶逾百种

以“如花在野”为训

搭配“友明堂”的珍藏古器或日用器物

琢磨花与器的平衡

呈现花的自然之姿

营造“如同在野外绽放”般的插花效果

做成了这一册四季花物语《如花在野》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如花在野》书影)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其实《如花在野》又不止是一部关于插花的书

书中穿插的“无法庵往昔物语”

是田中昭光回顾与家人、文人、茶友、刀剑客、僧人等旧友的往来交集

忆旧时插花、品茶、赏春、观月、题词之乐

以恬淡的口吻,和温柔的心境写下的回忆录

美好的时代遇到了美好的人

围坐喝茶,月下饮酒,静室观花

这大概是多少笔墨也写不出的幸运吧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田中昭光说

“不知是祖先庇护

还是平时积攒的功德

我有幸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

学到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有人曾说过一句话,

“不拒不追不竞不随”十分符合我这样任性放纵的人

我想要随性地走过我的人生之路

今后也会保持着这样的初心慢慢老去”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不拒不追不竞不随的安于生命的朴素

安于人生无常,不断告别失去的残缺

就地自足,就地自在完满

也就地如花在野一般

安然度过,直至生命凋零

浮生一日,当如花在野,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

图文:手艺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文木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