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安慰自己?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分析朋友的感情頭頭是道,自己面對感情問題的時候就不知所措。

朋友想脫單,你馬上就能列一個候選人名單;朋友想告白,你變身韓劇編劇,為 ta 設計場景和臺詞;朋友和伴侶鬧矛盾了,你馬上替 ta 分析事情前因後果,總結經驗教訓。

更可氣的是,你以為自己無懈可擊,對方卻總能找到反駁你的理由:

“但是我真的覺得……”

“但是 ta 確實是……”

“可是這一次……”

真令人恨鐵不成鋼是不是!

沒關係,當你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去和朋友商量的時候,你們的角色馬上對調。

怎麼安慰自己?

給朋友出謀劃策的你 |《請回答1988》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神秘現象的原因,並探索如何轉換思維方式,將對待朋友的智慧也應用到自己身上。

母胎單身也能當好情感專家?

心理距離的神秘力量

對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我們更容易被困在細節和情緒中。

根據解釋水平理論(construal level theory),我們在分析朋友的問題的時候體現出了更高的解釋水平,也就是說,我們更關注整體、核心、抽象本質;而在思考自己的問題時,我們容易表現出更低的解釋水平,更關注細節、表象、具體內容

舉個例子。你有沒有暗戀一個人的經歷?暗戀一個人的時候,你會密切關注 ta 的一舉一動,不斷問自己:

我的新發型 ta 看到了嗎?Ta 會喜歡嗎?

今天遇到 ta 是偶然嗎?還是 ta 也想遇到我?

今天 ta 好像不太想和我說話,是因為害羞,還是因為 ta 對我沒興趣?

看,這就是解釋水平過低的表現。

怎麼安慰自己?

求朋友出謀劃策的你 | Tenor

這時候,一些心直口快、不怕得罪人的朋友可能會說:醒醒吧你,ta 從來沒有主動和你說過話,你沒發現嗎?

直擊要害。這位朋友體現了很高的解釋水平。

怎麼提高解釋水平呢?主流理論認為,解釋水平主要隨心理距離變化,增加心理距離能夠提升解釋水平。心理距離就是我們在多大程度上覺得這件事和自己有關係,在這個意義上,朋友的事就比自己的事更“遠”,一年後的事就比明天的事更“遠”。

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就能增加心理距離,那就是——

“鹿小葵,加油!”

不開玩笑,這個辦法真的有用

用第三人稱稱呼自己聽起來很中二病,令人想起“鹿小葵加油”、“我龍傲天絕不認輸”之類的尷尬場面,或者是日本動漫裡的賣萌場景。但是,密歇根大學的 Ethan Kross 教授等人發現,

用第三人稱談論自己能夠拉開心理距離,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負面情緒。

怎麼安慰自己?

《是,尚先生》

在 Kross 教授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安排被試和一個陌生異性對話,要求他們儘量給對方留下好印象,並告知被試這段對話會被錄像,由專業心理學家打分評估他們的表現。

在等待的時候,被試被要求認真體驗自己對任務的焦慮,其中一半人被要求在思考的時候採用“他/她”或者名字來指代自己,另一半人沒有收到這個指令。

研究發現,用第三人稱思考的被試更傾向於把任務當成積極的挑戰,任務得分也更高;他們能更好地應對社交焦慮,對自己的表現更滿意,並且在任務結束後更不容易反覆回憶任務過程 [1]。

怎麼安慰自己?

圖:Queer Eye

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自己吧

聰明才智光用在別人身上太可惜了

心理距離近的事件更容易激發我們的情緒。如果我們過度關注自己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反覆思考事件對自己的影響,我們就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

去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焦慮的人會縮小與未來的心理距離,抑鬱的人會縮小與過去的心理距離[2]。還有許多研究證明,抑鬱與過度關注自己之間存在很強的關聯。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需要“後退一步”,拉開心理距離,從更高的解釋水平上分析問題,這也是認知行為療法中的常用手段。

下面介紹一個實用的小練習:

在想到某個負面事件的時候,或者為未來擔憂的時候,試著用“ta”、自己的名字或者某個暱稱來稱呼自己,對自己描述事件內容和自己的感受,多問問自己:ta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你想描述當時的場景,也要試著從旁觀者的角度描述,有心理學家將這種視角稱為“牆上的蒼蠅”。

你可以用幾分鐘時間在頭腦中默默想象,不過把想法寫下來可能會更容易一些。

這種思維方式可能不太容易掌握,不要氣餒,多嘗試幾次。

通過切換到第三人稱視角,我們就能更好地區分事實與想象,識別自己那些不理性的想法,然後反駁它或者忽略它。

那些焦慮和抑鬱的情緒或許不會很快消失,但是我們可以學會與它和平共處,不讓它干擾自己的行動,就像很多人感冒的時候也會堅持上班那樣——我們不鼓勵這種做法,但是對待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有同樣的態度。

這時候,你就有機會像對待朋友那樣,給自己一個擁抱和幾點建議,告訴 ta:加油,你可以的。

你將收穫一個最棒的朋友,並且 ta 會永遠陪伴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