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入局網約車?網友:劉強東這是在拿生命做營銷啊!

京東新增網約車業務的消息,今天傳遍了財經圈。

但近日劉強東似乎過得不安生,吃瓜群眾還沒從昨日劉強東性侵案中緩過來,今日又爆料旗下公司京東子公司新增網約車業務,準備進軍網約車市場。

京東入局網約車?網友:劉強東這是在拿生命做營銷啊!

網友紛紛感嘆:劉強東這是在拿生命做營銷啊。

說到網約車,我們第一時間會想到滴滴,再不然就是易到、曹操專車以及高德順風車。要知道網約車最近一直處於是非之地,三個月內發生2起滴滴遇害事件,讓群眾陷入“打車慌”,而正處於輿論風頭浪尖的劉強東是否真的要去做這事,結果到底靠不靠譜呢?

工商資料更改經營範圍

小金在天眼查注意到,京東集團下屬一家公司日前更新了工商資料,在經營範圍一欄新增了網約車服務。天眼查顯示,註冊於江蘇宿遷的江蘇京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京東信息)此前經營範圍為道路普通貨物運輸等,在8月29日更新了其經營範圍,新增加了“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等業務。

京東入局網約車?網友:劉強東這是在拿生命做營銷啊!

這是否意味著京東將進軍網約車業務?對此,京東方面9月3日晚間表示不予置評。

性侵案件和網約車這兩件事捆綁在一起,難怪有人懷疑,這是劉強東給網約車做的營銷廣告,不過小金覺得這未免有點扯淡,網約車業務應該是劉強東早就盯上的一塊肉。

京東為何進軍網約車?

京東做網約車有優勢嗎?劉強東為什麼又想到要做網約車呢?

京東入局網約車?網友:劉強東這是在拿生命做營銷啊!

分析人士認為,京東擁有強大的物流系統,根據其目前的物流車輛資源,京東的網約車業務應該是“貨運版滴滴”,要做車貨匹配信息平臺。

這一領域的巨頭是2017年11月江蘇滿運軟件科技有限公司與貴陽貨車幫科技有限公司合併而來的滿幫集團。今年4月,滿幫集團宣佈完成19億美元融資,料估值逾60億美元。滿幫集團的投資人包括紅杉資本、騰訊、谷歌資本(CapitalG)、金沙江創投、軟銀願景基金等。此外,58集團旗下的快狗打車、貨拉拉、順豐等都已進入該領域。有數據顯示,物流配貨市場規模可達12萬億元,是網約車出行市場的十倍。

還有人認為,京東當前在物流快方面已經形成了較為強大的壁壘,加之其生態效應發力,讓其優勢更加顯著。從京東的線下物流體系來看,其配送車輛資源及覆蓋區域等方面都已與順豐、菜鳥等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力。

而且,京東在派送末端也有快遞員網絡,即便切入私人網約車業務也存在一定空間。當初美團切入打車業務,給出的也是類似的理由。眼下,個人網約車行業市場趨於飽和,留給京東的蛋糕到底有多少,不言而喻。

網約車打破滴滴壟斷局面

網約車這塊大蛋糕,劉強東不是第一個想啃的大佬,也不是第一個出手的。在國內網約車市場中,滴滴出行一家獨大。雖然這種老大格局不能馬上改變,但是網約車格局在漸漸打開。易到、曹操專車以及高德順風車、美團打車、神州等正在分食市場。

京東入局網約車?網友:劉強東這是在拿生命做營銷啊!

滴滴讓人失望透項,可是程維和柳青沒想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今天你是老大,明天可能就會破產。雖然滴滴幾乎壟斷了網約車市場,但是以京東的積累和實力,再加上多少有一些客戶口碑,如果京東做網約車,滴滴恐怕要顫抖。

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個人移動出行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據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網約專車/快車用戶規模迅速增長,其中2016年整體用戶量呈爆發式增長,增長率高達71.4%,而2016年之後整個行業用戶水平增長逐步減緩,呈穩定增長髮展態勢,到2017年用戶規模達到2.36億人,2018年有望達到2.82億人。

如果京東也加入了網約車,對於我們乘客來說也是好事一樁。唯一不合時宜的是,劉強東自己的事情還沒有說清楚,貿然在這個時候啟動網約車服務並不明智。大眾對於“打車”還是存在一種戒備的心理,處理不好就是重大事件。更何況,京東現在也是焦頭爛額,這個時候似乎不是一個好時機。 ​

總之,網約車是經濟發展的產物,是一條必然之路。希望無論哪家進軍出行市場,都應該視乘客的人身安全為服務基準,在方便的同時也必須讓他們能安心乘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