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初心 敢叫旧貌换新颜

    陕西周至县委组织部 侯梦妮

    因工作需要,近日我认真研读了长篇报告文学《那山,那水》。当合上书时,那一个个敢想、敢闯、敢干的村干部、乡长和许多个性鲜明的村民形象,不时浮现在眼前,令人可叹可敬;那一段段化腐朽为神奇的奋斗历程,令人血脉贲张,热泪盈眶。让我这个普通的北国党员,深切的感受到当年他们是如何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扭转乾坤,改天换地,把一个个落后、荒蛮、贫穷的南国小山村变成绿色、文明、富裕的人间天堂。

    从古至今,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发展都有各自的美好愿景。在实现这个愿景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百般考验,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初心是否还在,将直接关系到美好愿望的走向和结果。安吉---安且吉兮,正是在坚定“两山”理论重要思想信念的基础上不忘初心,成为以生态发展振兴乡村经济的龙头,是惊喜、是偶然、更是必然。

守住初心 敢叫旧貌换新颜

守住初心 敢叫旧貌换新颜

守住初心 敢叫旧貌换新颜

    坚定信念不放弃,守得云开见月明。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求是》中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观点,在全省会议上提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行动号令,2005年更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论断。安吉余村支书鲍新民、村主任胡加仁经过群众开矿、停矿等复杂纠结的思想斗争和尖锐的干群矛盾,反复实践、分析利弊、畅想未来,最终在“两山”信念的支撑下,守住了初心,走出了顺应时代变迁的致富之路,让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使余村逐步从粗放型经济发展转型为生态经济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双赢的可喜局面。余村生态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为安吉全域生态发展开启了新纪元。

    坚定信念不动摇,大珠小珠落玉盘。安吉的竹业企业达2632家,年产值达一百亿元,获得国家专利达1753项,真正让一根根翠竹变成了一根根金条。其中,“永裕竹业”地板被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为唯一专用地板;鲁家村支部书记朱仁斌,用一千七百万的基础资金,撬动了三十亿的有效投入。他奇思妙想,用小火车将猎犬、野猪、鲜花、葫芦、葡萄、蔬菜等十八个各具特色的农场串联起来,游人在短时间内尽情享受风格迥异的特色农场风貌,让海内外游客乐不思蜀;被称为奇迹的大溪村,在30岁出头的乡长叶海珍的带领下,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职业操守,为乡亲们苦觅致富之路,在研究所核准白茶自身非凡的品质之后,便毅然走进家家户户鼓励村民种植白茶,从百亩、千亩到最终形成万亩白茶基地,更让一斤头茶拍卖了二万五千元的天价。一片叶不但富了一方百姓,更引领了黄杜村一个小学文化程度的宋昌美实现了人生的最高价值——炒茶。经她炒制的白茶清冽醇香,入口欲仙,被当地人称为“白茶仙子”。她带领的一群“白茶仙子”曾在钓鱼台举行了一场安吉白茶质量追溯暨品牌推荐新闻发布会,被国外报纸和电视台相继报道。还有潘春林、刘益民、陈永兴、崔世豪、谷红卫等一批具有家园情怀的“生态第一人”,在本村经济转型发展中体现出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和坚决将“两山”重要思想贯彻到底的决心,让他们守住了“绿水青山”,也得到了“金山银山”。

    作为“两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和“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安吉县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态势的发展上,已把发展目标定位在全域美丽的更高标准上。十年间,安吉通过绿色产业和旅游让村民年人均收入暴增20倍,随处可见已经定居的国外友人,美丽的竹海等景点成为电影《卧虎藏龙》以及其他影视剧拍摄的取景地。坚定理想信念,顺应人类生存需求的生态发展为安吉的人们带来了令人惊叹的经济腾飞和前所未有的国内、国际知名度。

    正如习近平同志曾经一语中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逆城市化现象会更加明显。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发掘、培养鲍新民、朱仁斌、叶海珍式的镇、村领头雁,能将人民福祉记在心间,将群众疾苦放在心上,将振兴桑梓的重任勇挑肩上的农村好干部,全力助推乡村建设的蓬勃发展。

    我们曾经有过唐宋时数百年“世界老大”的辉煌历史,但今日中国要在世界上让他国敬佩,不仅需要经济实力,还需要方方面面的美丽形象。我们要学习如何用“自然美”的优势进行整合与装扮,促进乡村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景,村村是景,景景相连,无缝链接,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全域美丽,加快乡村旧貌换新颜的进程,更快、更好的推动乡村振兴工程稳步推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