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朝左,进门靠右

我十分清楚地记得,1982年3月,也就是我满18岁的前一天晚上,当时我正在灌县农机厂实习。那天没有令人恐怖的狂风暴雨,只有宁静祥和的月明星稀,我像往日一样在笔记本上记下脑海里的点滴浪花之后,突然感到阵阵困意毫无预兆地散发开来,于是慌忙打水洗脚洗脸卷上床。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年过半百、神采奕奕的老人走到我的床前,看到我有些心悸的样子,便伸手摸摸我的脸,和颜悦色地跟我说:“孙儿,你莫怕,我是你老祖祖全遵。”

出门朝左,进门靠右

“您——您也姓李?叫李全遵?!”我顾不得礼貌,有些口吃地问。

李家是大姓,自古就有无李不成沟的说法。李氏族人虽然枝叶繁茂难以计数,但各支人对自己的直系祖宗还是有个谱谱的。听到李全遵这个名字,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大人们在朝门口歇凉的时候曾经摆过,我们这支发端于陇西郡,开基始祖为秦陇西守、南郑公李崇的族人,后迁江西吉安府太和县鹅公大丘,继迁广西桂林府全州县升平乡,入川时候的始祖就叫李全遵。

全遵老祖尽管在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四月初十巳时,就在广西桂林府全州县升平乡双井村去世,是老祖母唐氏带领李正福、李正林和李正葵3个儿子辗转入川,先落遂宁三溪寺,后又迁往蓬溪梁家坝(今属大英县隆盛镇席家沟村),但族人因为老祖母唐氏的缘故一直奉其为入川始祖。

出门朝左,进门靠右

看到我有些迟疑,老人继续说道:“我当然是十八子,不然怎么会是你的先祖。你要是不信,可以回去翻族谱,族谱上写得一清二楚。”

见他说得如此肯定,我便打消了心头的疑惑。若按“文字本廷,尚天全正。乔松昌佰世,芝兰万代兴。荣华应国瑞,乾坤积玉亨。忠厚传家远,安康寿福长。丰年臻永庆,盛德大祯祥”的字派排下来,我便是他的第12代孙。刚要起身磕头,就被全遵老祖制止:“孙儿,你不消磕头,你就躺床上听我说几句话。”

虽然全遵老祖不让磕头,但我还是赶紧起床,面对全遵老祖,连续三次双手抱拳,弯腰从膝盖起到直起身子:“全遵老祖祖在上,孙儿不知老祖祖驾到,有失远迎,还请老祖祖恕罪!”

出门朝左,进门靠右

全遵老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孙儿,我当然不会怪你。再过几个钟头,你就满18岁了,族中诸事该跟你细说李。我族之所以子孙众多,环列沟坝,比户而居,全赖先世以耕读为业,忠厚传家,清白立世。

“江湖充满诱惑,习俗坏人子弟。干预词讼,习以为能,并非立身之道。族中子弟要以读书明理为上,为父兄者必须延聘名师,慎择益友,以光前裕后。若遇资质不高、力所不能者,或为农、为工、为商也是正业。要责以勤俭,教以安分,令其学为好人,切不可游手好闲,败坏家声。

出门朝左,进门靠右

“你到农机校上学那天就吃上了皇粮,毕业之后很可能要到衙门当差,可能触犯族禁六条的第一条,但你务必谦虚乐易,与人无争,待人要忠厚,处世切忌骄慢。不得恃血气以凌人,逞奸诈以滋事,要时时不忘睦邻任恤,多做修桥补路、振溺救饥、恤寡助孤、劝善教不能的事情。要远小人,亲君子,夙守族规,世保清白,切不可自甘下贱,玷辱祖宗!”

话一说完,便飘飘离去。

出门朝左,进门靠右

虽然史裕后事,谱光前烈,世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前人的衰荣,但任何一个家族的兴盛,几乎都毫无例外地源于祖制的夙守,家风的传承。就像平日里出门朝左、进门靠右一样,李氏族规森森,不仅有族禁六条、族规十条,还有家规十条,无论是因利害义、有伤风化,骄慢啬吝、有玷家声,还是恃富嫉贫、有失大礼,贪慕富豪、有乖礼体,悭吝不为、贪爱蓄藏,袭俗浮奢、僭移繁华的,都要告庙出族,以全清白家风。

出门朝左,进门靠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