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不知道你有没有

经常能接到移动打来电话,

为老客户送话费送流量开套餐,

只有老客户才有哦,

先免费两三个月,

不想要了再取消呀。

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BUT,

半年下来,

都不记得自己开通了多少项业务了!

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不知道你碰没碰到这种情况,

手机莫名其妙“被开通”了某项业务,

又莫名奇妙被扣费,

自己却不知情?

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还有一些多年不使用的业务

却还在偷偷花着你的钱!

你注意过吗?

免费过后是直接扣费

影子服务成吸费陷阱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接到移动客服打来的电话,大概内容基本是,你是移动的老用户啦,我们为你推荐一个业务,很划算,原价多少多少钱,现在很便宜,又或是可以免费先用2个月,不想用了可以直接取消。

便宜是个贵啊,有些便宜甚至免费的套餐,你根本不需要!

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免费就用 收费就关

西安的赵女士就认为,占便宜嘛,又是特价又是免费的,干嘛不开通呀,到时候取消就好了呗。

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BUT,两个月之后,不会有试用期结束的通知,不管你还记不记得要取消这项业务,反正扣费是要是开了……

赵女士:我一般几个月就打10086查看一下都开通了哪些业务,看到用处不大的就关掉,但总有会记错了关闭时间,收费用才发现。

免费过的收费 并不提醒

文女士有一张中国移动手机卡,平时基本不使用,既不打电话发短信,又不花流量上网。因此,她只办理了38元的包月套餐。然而缴费的时候,文女士发现每次要交70元左右。去营业厅一查才发现,每个月还有一个30元的流量套餐在生效。

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最终移动公司解释:每月30元的流量包,刚开始两个月是免费使用,到第三个月,只要用户不主动回复短信取消,就等于默认接受了这项业务,并开始收费。

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一个手机 两份套餐

比起上面两位女士的遭遇,夏先生的遭遇更加离奇。

2018年3月,夏先生的手机突然停机了,夏先生就此致电中国电信客服,才发现从2015年的四月份开始,中国电信每个月扣了他两份套餐费用,一份是189元,一份是298元。

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夏先生在2015年之前,自己一直用的是中国电信189元的套餐,直到2015年,他在当地营业厅办理了套餐升级业务,升级到298元,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原来的费用照收不误,而且这一收就是3年,总共多收了6000多元,这让夏先生非常气愤。

经过一番交涉,中国电信退还了多收的6000多元话费。

未经用户同意,开通或更改收费业务;以免费体验的形式为用户开通某项服务,免费期满后,未经用户同意就开始收取使用费。这种情形被称为“影子服务”。在这些情况中,用户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增值服务。

近年来,消费者被运营商影子服务的投诉案例越来越多,也有相关的规定来保护消费者们的权益……

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1.《关于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的通知》中要求,“用户申请订制包月类、订阅类移动信息服务业务时,基础电信企业应当事先请求用户确认,未经用户确认反馈的,视为订制不成立,且不得向用户收费”。

2.《关于规范部分电信业务收费问题的通知》中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采取免费试用的方式进行业务推广的,应明确告知用户使用和取消该试用业务的方法。免费试用期满用户未就使用该业务提出申请或者予以明确确认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向用户收取该项业务的使用费”。

3.《关于规范电信服务协议有关事项的通知》则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在为用户开通包月付费或需要用户支付功能费的服务项目时,应征得用户的同意”。

运营商合作伙伴“病毒式”推广

直接扣费没商量

前不久,央视曝光了一些公司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选用一种名为“病毒式”的推广方法,利用非法软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发送短信订购游戏装备。

陕西西安的中国电信的用户史先生,在2017年为家里的一个固定电话和四部手机订购了一个169元的家庭亲情套餐,包含4部手机的费用。但用了几个月之后,每个月的话费越来越多,最后涨到220多元了。

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可使用手机的是史先生八十多岁的岳母,并且还使用的老年机,老人不识字,只能简单的接打电话,短信都不会发。

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经史先生反复与电信、收费公司交涉之后,一位负责的经理就承认了,他们实际上跟其它的公司,有一种合作,就是把他们的计费代码让其它公司进行推广,用他的原话来讲叫“病毒式推广”。

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自己毫不知情,别人做主就把你的钱花了,这不就是抢劫嘛?在记者的追查下,发现了多家公司都与电信有着这样的“合作”。

多年不用的业务 仍在收费

“校讯通”,家里有孩子上小学的朋友多少都会有些耳闻。每个月6块钱,学校会给家长们发送一些相关的消息。去年,小编大伯家的孩子转了学校,就要办理“校讯通”,还点名要用电信手机卡,家里没有,再办个卡是实在没必要,最后,小编家里用的电信宽带,附送了两张副卡,就拿去使用了。最后到什么时候退订了“校讯通”这项业务,小编实在是记不清了。

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可到底有多少人能记得这每月6元的“校讯通”业务呢?这不,高唐市民李先生向媒体反映,孩子高中毕业都三年多了,上学时候学校统一办理的“校讯通”,可孩子毕业后这项业务一直都在收费,这一收就是三四年。

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最终,移动公司愿意退返李先生4年来产生的300多元“校讯通”费用,并在退返全部费用的基础上,再赔付同等额度的款项。

注销手机卡就结束啦?

有些朋友肯定要说,

算了算了太麻烦了,

我不用了,注销手机卡!

BUT!,

手机卡虽然能够注销,

套餐也能取消,

可这还不算真正的结束……

对于手机卡,你还要知道这些:

1

卡自动注销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如果手机卡不用的话,运营商会在有效的时间里自动注销,有效的时间一般会是三个月,不过我们要知道的是,在这段时间里,系统会自动扣除每个月的套餐费用,直到注销为止(超过三个月则自动注销)。

2

长期不结算欠费会影响信用,进而影响办理新卡甚至是贷款

现在手机号全国联网,虽然不用的号在别的地方不能办理各种业务,但是手机号的欠费状态,黑名单记录却能查出来。

3

及时更新已经绑定的原手机号

SIM卡被注销的时候只会抹除用户与运营商直接的信息和业务,而手机号码所绑定的银行卡、QQ、微信、支付宝、淘宝等账号则不会被抹除,所以,手机卡即使是注销了,也要及时更换自己银行卡、QQ、微信、支付宝、淘宝等账号的手机号码,不然会为自己造成各种财产上的损失。

警醒!手机套餐暗藏“吸费陷阱”偷偷扣费没商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