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一民谈创作《刘少奇同志和安源矿工》油画的构思

本文写作于1961年,作者侯一民,著名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艺术大师,中国壁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央美院油画系副主任、壁画系主任、第一副院长等职。现为中国壁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壁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理事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侯一民谈创作《刘少奇同志和安源矿工》油画的构思


《刘少奇同志和安源矿工》一画,经过了两次不同表现手法的尝试,现在告一段落。现仅就其中几点,记下试探的过程。

领袖形象如何表现,是一个重要问题。完全按当时的照片来画,结果人们将根本认不出这是谁。若画成今天的少奇同志,又必然失去历史画应有的生活的真实性。因此我觉得,形象不仅应当以当时的真实生活为基础,而且还应该符合群众今天心目中的、为少奇同志多年的革命活动丰富起来的完整的形象。


侯一民谈创作《刘少奇同志和安源矿工》油画的构思


突出地表现领袖,是这个题材的内容所要求的。但如何突出呢?第一次构图是描写少奇同志去谈判。少奇同志一身是胆地代表工人去谈判,是一件非常动人的事件。描写谈判的构图不容易展现大罢工的磅礴气势。领导者的形象虽然能突现出来,但未能表现出他和群众的联系。

第二次构图时,放弃了这个情节,力图使主题的概括性更强些,想表现出中国年轻的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政治舞台;同时也想进一步传达出"我们不愿作奴隶,我们要做人"这激动人心的口号的力量。我想,群众的形象,在表现领袖的画中不应该只是陪衬。如果能把对领袖的描写与对群众的描写结合起来,就能体现出工人的逼人的亢奋的行动与领导者给予工人的精神力量,表现出罢工的声势,同时又烘托出了领袖严肃又从容的特点。即使不是举臂指挥,即使不是放在正中而稍微"藏"一些,也仍会突出--也许更能恰当地突出领导者的作用。因此,我采取了从黑暗的井下涌出井口的场面,少奇同志处在群众中间。

另一个遇到的问题是:要不要描写当时矿工的面黄肌瘦,衣服褴褛?描写了这些,是不是自然主义,是不是不"美",在大罢工中,矿工们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并且表现出了很好的纪律性和组织才能而奴隶般的生活痕迹,也是他们英雄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回避生活的真实,我想表现的"奴隶翻身"的意图,也就无从体现。总之,我们不是为画面黄肌瘦而画面黄肌瘦,目的还是为了塑造符合生活真实、符合我们的历史观和无产阶级审美意识的"美"的典型。这就有掌握分寸的问题。当时的矿工的主要特点,是阶级的觉醒,是为自己阶级的解放而百折不回地进行斗争。忽视这个主要方面,就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我为这些人物曾作过不少速写,也拍摄了和找到了不少有关的照片。我把现有的、我在解放后认识的矿工,南方、北方的,和农民,以及我记忆中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形象,同历史材料、记录影片、照片中的工人形象加以综合,来创造我所需要的形象。推敲每一条线转折的角度,每一部分形象的特点,寻找最能够符合人物个性的运动。他们的身型、精神状态和外貌,在我心中形成了一个比较具体的型,进而逐渐地接近了自己的理想。

这些人物,有的还是根据烈士遗像发展而来的。少奇同志右边的小伙子,就是根据刘昌炎同志发展而形成的。画面上也有一些人物是综合了我熟悉的一些矿工形象产生的。如青年工人右边的那个曲背老人,他是我画完了很多人物之后才加上去的。目的是更强烈地创造一个中国老矿工的典型。我把童工的形象故意安排在比较突出的地位,使人感到那个时代的阶级压迫的残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