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曾、左、李三人联手,有没有可能恢复汉人江山?

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攻克金陵,宣告了太平天国的失败。这个时候,曾国藩、曾国荃直属的湘军各部大约有十余万人,而且士气正盛。以曾国荃为首的众多湘军将领蠢蠢欲动,开始劝说曾国藩自立为王,恢复汉人江山。

如果曾、左、李三人联手,有没有可能恢复汉人江山?

以湘军当时的势力来看,颠覆清廷的统治似乎也有胜算。道理很简单,因为大清朝最能战的军队全都是在曾国藩的麾下,不仅仅是湘军本部,还有李鸿章的淮军以及左宗棠的楚军。那么在李、左二人都能大力支持的前提下,曾国藩问鼎中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关键就在于李、左二人的态度。拿李鸿章来说,他与曾氏兄弟的感情十分深厚,可要是让他一同起兵造反这还很难说。因为李鸿章和曾国藩一样都是儒家思想的坚定维护者,“犯上作乱”这等不忠不孝之事严重违背他的人生价值取向。

更何况,从切身利益上来说,李鸿章已经官至江苏巡抚,又是慈禧跟前炙手可热的人物。即便是造反成功,所得的回报也不会高到哪去。反之若是失败,则是诛灭九族的大罪。因此,曾国藩若是起兵造反,李鸿章观望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曾、左、李三人联手,有没有可能恢复汉人江山?

有一种说法,说左宗棠曾经劝说曾国藩自立为王。历史真相是否真的如此呢?这种说法大多来自野史笔记,至于可信度如何不好说。不过,胡林翼、彭玉麟、王闿运等人确实是鼓动曾国藩自立的。

楚狂《投笔漫谈》中记载:王闿运曾到曾国藩营中劝他自立,王闿运在喋喋不休地说,曾国藩口中唯唯诺诺,却用手指蘸茶水在桌上不停地书写。趁曾国藩有事暂时离座之际,王闿运起身来看,发现曾国藩所写为“荒谬”二字。王闿运一看,只好作罢。

同时,在《投笔漫谈》中也记载:胡林翼、彭玉麟都曾给曾国藩写有“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的纸条,暗中劝说曾国藩自立为王。从他们几人的利益角度出发,劝曾国藩自立应该是大概率的事件,可信度较高。

如果曾、左、李三人联手,有没有可能恢复汉人江山?

至于左宗棠的劝进,根据这些野史笔记的记载,则是通过题写对联的方式。早在江南大营溃败的时候,左宗棠就向曾国藩题下联语:“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问鼎中原自古以来就是争做皇帝的代名词,左宗棠此联,暗示曾国藩可放手一搏。

从实际情况来看,左宗棠和曾国藩的关系向来都不是太融洽,好的时候两人相互捧捧场子,礼让对方。太平天国晚期,左宗棠出任浙江巡抚后,便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建功立业的同时,他暗中也和曾国藩较起了劲,表示出不服气的样子。

如果曾、左、李三人联手,有没有可能恢复汉人江山?

尤其是同治三年攻克金陵时,曾国藩上奏朝廷击毙幼天王洪天贵福,而左宗棠却给出了洪天贵福出逃的证据。这让曾国藩大为恼火,他们之间的感情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此后数年从不互通音信,他们两人几乎是割袍断义。这个时候,若是说左宗棠会支持曾国藩造反,恐怕是说不过去的。相反,左宗棠掣肘的可能性会更高。

上面说了,假如李、左二人都支持曾国藩自立,那局面尚有可为。但也不是十拿九稳,因为在江北有朝廷驻守的重兵,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和曾国藩一样,同样也是手握重兵,节制四省军务。其实慈禧就是拿僧格林沁来制约曾国藩的。僧王所率的蒙古铁骑战斗力强悍,绝不在湘军之下。

如果曾、左、李三人联手,有没有可能恢复汉人江山?

曾国藩占有的优势是手下人才济济,江南各省赋税充足,如果打持久战应该能笑到最后。对于势力对比和人心向背,以曾国藩之睿智,不可能心中没数。所以湘军诸将劝进,都被他一一回绝了。曾国藩被后人称为“一代完人”,但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假如他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天下,那儒家伦理,忠孝节义这些虚文都可抛诸脑后。毕竟,天下还有什么比皇帝宝座更诱人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