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列昨天從格爾木駛向印度

一班列昨天从格尔木驶向印度

青海新聞網訊 9月18日上午11時,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一列滿載青海鹽湖PVC產品的班列,從青海省格爾木市察爾汗駛出,20天后將抵達印度。這是今年6月,青海正式加入南向通道合作機制以來,開行的首趟班列。

列車裝有25組集裝箱共650噸鹽湖PVC產品,從青海省格爾木市察爾汗出發,抵達重慶後,由重慶集結再到廣西欽州港,在欽州港裝船,經馬六甲海峽最終到達印度蒙德拉港。鐵路行程約3700公里,海運行程約3900海里,預計用時20天左右,大大縮短了貨物運輸時間。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南向通道國際鐵海聯運青海班列首發,標誌著通過南向通道打造了鹽湖國際陸海新通道,疏通國際貿易網絡,將鹽湖產品出口至東盟各國,對加快鹽湖產品“走出去”,助力鹽湖“鎂鋰鉀園”建設,提升鹽湖化工產品國際競爭力,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瞭解,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是在中新(重慶)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中國西部省(區)市與新加坡等國家通過區域聯動、國際合作共同打造,有機銜接“一帶一路”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該通道利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構建起輻射東盟、聯通全球的貿易和物流網絡,推動中國西部與東盟等地區之間的要素流通和產業融合發展。自運營以來,“南向通道”朋友圈不斷擴大,繼重慶、廣西、貴州、甘肅之後,今年6月,青海省正式加入“南向通道”合作機制。

據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簽訂《南向通道工作機制備忘錄》後,確立了青海省融入南向通道建設工作機制。對我省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南向通道”運輸跨國貨物貿易帶給我省企業在時間和經濟效益優勢將更加明顯,能夠有效促進我省充分運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化東盟與全球的經貿往來,穩定全省外貿發展,為我省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了一條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國際貿易新通道。

今後省商務廳將繼續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為主抓手,以南向通道建設為載體,緊盯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積極與企業對接,充分發揮國際營銷網絡的作用,幫助我省更多的企業和產品“走出去”,推動我省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青海經濟發展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