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当中的那些“神逆转”,令老司机都汗颜:这弯转得太急了

在很早以前的一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有这样一个剧情:乾隆皇帝和众臣子在御花园中游玩,乾隆一边手摘树叶扔入草丛,一边信口吟道: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吟到这里,他突然灵感全无,正要卡在那儿的时候,刘墉不失时机地接上一句:飞入草丛都不见。然后众臣子一齐向皇上恭维:好诗!一时君臣尽欢。关于这首诗,正如后来刘墉私下所说,如果没有最后他续的一句,根本就不叫诗。而正因为有了他这一句,才出现了“神逆转”,四句连起来算是一首不错的诗了。当然,这个剧情可能是编剧杜撰的,但是历史上的确有一首这样的诗,出自清代才子郑板桥之手。

古诗当中的那些“神逆转”,令老司机都汗颜:这弯转得太急了

一片两片三四片

咏雪

郑燮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总不见。

这样的诗叫做逆挽诗,又叫逆转诗、抑扬诗、陡转诗、雅俗诗。其最大特点是作者在它的开头,故意以极其普通的语句下笔,给人造成一种平淡无奇、甚至是大失所望的感觉,可到诗后,尤其是结尾,却以出人意料的飞来之笔和逆转成奇蜂之势,把读者引入一个崭新的诗歌境界。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法,让人耳目一新,体现出构思之巧妙。历史上流传着许多逆挽诗的故事。

隋朝著名诗人薛道衡的《人日思归》就是一首著名的逆挽诗。据说薛道衡在出使南方陈朝时,久不得归,遂于人日(正月初七)作诗曰:“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陈人嗤笑说:“这是什么话?谁说北方佬会作诗?”而当他写出了后两句:“人归雁落后,思发在花前”,陈人不由地惊叹道:“真是名不虚传!”

古诗当中的那些“神逆转”,令老司机都汗颜:这弯转得太急了

千片万片无数片

这是一首较为庄重的诗。但这类逆挽诗却比较少。因为“逆挽”是一种极其巧妙的构思。它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一种特殊的敏感与幽默,有时就像“脑筋急转弯”。所以,“逆挽诗”虽也可涉足重大题材,然而庄重、严肃的场合却“不宜”。因此涉及到的逆挽诗往往伴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明代冯梦龙《古今笑》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钱塘有数衣冠士人游虎跑泉,饮间赋诗,以泉字为韵。中一人但哦“泉、泉、泉”,久不能就。忽一叟曳杖而至,问其故,应声曰:

泉、泉、泉,

乱迸珍珠个个圆。

玉斧砍开顽石髓,

金钩搭出老龙涎。

众惊问曰:“'公非贯酸斋乎?”曰:“'然、然、然。”遂邀同饮,尽醉而去。

古诗当中的那些“神逆转”,令老司机都汗颜:这弯转得太急了

乱迸珍珠个个圆

“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所作的《树!树!树!树!》,尤为人所乐道。

一年楚天,祝枝山偕唐伯虎遍游杭州风景名胜。杭州太守久仰祝之大名,很想附庸风雅,便托人邀祝枝山为其珍藏的一幅古画题诗。祝枝山看那古画:萧索的古渡,参差的垂杨柳,待发的解缆商船,还有一位忧伤的送客少女……一幅离愁别绪相送图。祝枝山心知那画是太守巧取豪夺得来,决定“放他一把血”,遂说润笔费二百两白银。

太守听了,心痛之极!不想出资,却极想得祝之墨宝以炫耀于同僚,便还价一百两白银。祝枝山笑笑不语,挥毫酣畅,泼墨淋漓,写了四句诗:“东边一棵树,南边一棵树,西边一棵树,北边一棵树。”然后抛下狼毫。太守很是生气,心想:这算什么狗屁诗?枉你个诗书名流!

古诗当中的那些“神逆转”,令老司机都汗颜:这弯转得太急了

系不得郎舟住

眼看太守要动怒了,与祝枝山交换过眼色的唐伯虎笑嘻嘻趋前:“"太守息怒。祝兄的诗是只题了一半,可太守的润笔费不也只给了一半吗?”太守无奈,只得奉上两百两银子。他心知,糟蹋了名画,更得不偿失!祝枝山与唐伯虎相视一笑,又笔走龙蛇,把余下的诗句写完:“树!树!树!树!系不得郎舟住。”太守读了,连声称妙。

这首题诗反复铺陈四次“一棵树”,兼之一连渲染四个“树”,诗中柳丝般的千丝离情已束满蕴盈,简直呼之欲出了。一句“系不得郎舟住”,更冲开了心绪的闸门,升华了诗意。少女难舍情郎,却又不得不分的愁绪,真个一抒无余!

明代才子解缙,思维敏捷,聪颖过人。一天,曹尚书邀解缙过府吟诗,要他当场作鸡冠花诗一首。解缙不假思索随口吟道:“"鸡冠本是胭脂染”,首句刚出,曹尚书忽然从衣袖里取出白鸡冠花道:“不是红的,是白的”。解缙不慌不忙继续吟道:“今日为何浅淡妆?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得满头霜。”曹尚书听罢,不禁连连点头称好。

古诗当中的那些“神逆转”,令老司机都汗颜:这弯转得太急了

鸡冠花

皇后生了孩子,永乐帝令解缙吟诗。解缙脱口吟出“帝王昨夜降金龙”,刚要续句,永乐帝说:“生的是女孩。”解缙续吟道:“化作嫦娥下九重。”永乐帝又打断:“可惜夭折了。”解随机续道:“料是人间留不住。”永乐帝叹口气说:“早丢到池塘里去了。”解缙续句更妙:“翻身跳入水晶宫。”这首顺势而取的逆挽诗令人绝倒一时。

据说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和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有逆挽诗传世:

鸡叫(一)

赵匡胤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

此诗说前面两句淡而无味,让人看之昏昏欲睡,逆转之后两句忽然豁然开朗,大气蓬勃。

古诗当中的那些“神逆转”,令老司机都汗颜:这弯转得太急了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二)

朱元璋

一叫一勾勾,两叫两勾勾。

三叫日出满天红,驱散残星月朦胧。

这首诗与上一首如出一辙,前两句俗不可耐,后两句直写出天象变化的辉煌壮观,充溢着开国皇帝横扫群雄后志得意满之情。后两句的昂扬壮丽,使得前两句的俗,也变得可爱了。

明朝江南才子唐伯虎颇擅长“逆挽诗”的写作,他的《游虎丘山》就是此类诗中的名作: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起,

四海五湖皆一望。

古诗当中的那些“神逆转”,令老司机都汗颜:这弯转得太急了

举头红日白云起

前两句写举步登山,拾级而上,语意浅俗,后两句笔锋一转,写登高所见,俯仰天地,使诗的境界骤然开阔,气势宏伟,堪称点睛传神之笔。

关于此类逆挽诗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有兴趣的读者关注后继续为你推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