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常用“心肺停止”这个词?

公号ID:we-lens

Lens 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2点8分,日本北海道地区发生6.7级地震,目前已经造成2人死亡,而遭遇山体滑坡的厚真町仍然有33人下落不明。该地地震烈度达到了7,与2011年的3·11东日本大地震测得的最高烈度相等。

在日本的报道中,死伤数据报道经常会出现“心肺停止”一词。比如在此次北海道地震的报道中,出现了下面的标题:

为什么日本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常用“心肺停止”这个词?

为什么日本媒体会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使用这个词呢?

“心肺停止”,顾名思义即“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的状态”,在英文媒体中通常被译成“cardiac arrest”或者“heart and lung failure”,在中文中相当于“无生命体征”。

一般来讲,人体能否被判断为死亡,有三个标准,即:

  1. 心脏停止

  2. 呼吸停止

  3. 瞳孔扩散(对光反射失去反应,即脑干功能失效)

在日本,各种自然灾害中,伤员如果被发现心脏停跳,没有呼吸,只能被判断为“心肺停止”。因为正式的死亡状态,需要有行医资质的医师来宣布,即为法律意义上的“正式死亡”。

“心肺停止”和“死亡”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死亡确认上的手续和流程问题,还能尽最大可能减少灾害伤亡人数,即便这一时间窗口非常短,通常只有4-5分钟。

在医学上,人在心肺停止状态下,如果尽快采取有效心肺复苏手段(CPR),是有生还可能的。

为什么日本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常用“心肺停止”这个词?

如果出现心肺停止状态,血液就无法输送到大脑,最终会造成脑死亡。此时就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而在实际情况下,在灾害现场发现的伤员,如果能够得到有效救助,生还的可能性很大。

为什么日本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常用“心肺停止”这个词?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时的阪神高速公路

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有关机构在进行灾情复盘整理后发现,如果能在救灾当时提供正常情况下的医疗服务,“可以避免的灾害死亡”可达到500人。

为什么日本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常用“心肺停止”这个词?

为此,日本在全国各地成立了灾害派遣医疗队,以承担自然灾害和大规模事故后的现场急救任务,该队伍的成员都是有灾难现场救援经验的专业医疗人员,负责在“黄金72小时内”发挥救援作用。目前日本该队伍人物已达到8300多人。

因此,日本媒体中使用“心肺停止”一词,不仅是对人生死问题的谨慎和周到处理,也进一步推动了救灾能力的提高。

- 完 -

为什么日本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常用“心肺停止”这个词?
为什么日本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常用“心肺停止”这个词?为什么日本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常用“心肺停止”这个词?

日本通丨ribentong-517japan

致力于做新鲜有趣的日本相关科普

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